籲學生畢業後堅持信念

籲學生畢業後堅持信念

【學運史】
教師1973年罷課、1978年金禧事件,學運由七十年代至今都一脈相承。城大公共政策學系高級特任講師張楚勇昨在義教中反省這30多年來的學運成果。他指當年香港只得兩間大學,學生組織不夠現時蓬勃,《公安條例》也較嚴苛,挑戰較大。對比今天,學生組織活躍得多,呼籲學生要繼續爭取公義,「否則不進則退」。

跟足一生一世先係挑戰

張楚勇認為沒有學運先鋒,難守護核心價值。他舉例,反國教一役成功,因國教科染紅學子,家長不想子女受害,故一呼百應;但今次政改議題較深,有些人會覺得有一票,不算太差,學生要加倍努力讓他們明白,有篩選的選舉並非真正普選。
今天年輕學生走在前頭,負起領導社會的責任。張楚勇坦言,學生面對的挑戰,不單止來自特區政府,還有極權政府。他忠告學生,民主非從天而降,要一代接一代去爭取和傳承,不要只對人求公義、自己卻獨裁。他希望學生畢業後能繼續擔起大旗,一步一腳印踏實走下去,「㷫烚烚搞一日集會、罷課唔難,信念跟足一生一世先係挑戰」。
1975年任港大學生會會長的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麥海華,昨以「老鬼」身份義教。這名前學運領袖,當年曾被國粹派斥為「反華反共反人民」。他認為今次罷課人數眾多,因人大落閘太狠,也不滿政府政策偏向地產權貴,「政府已經無法再無視民意」。
麥海華坦言,面對「反佔中舉報熱線」的威嚇、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忽然召見八大校長,一班年輕學生仍能動員逾超過萬人罷課,令他十分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