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亞書院於65年前創辦,社會人士多知道創辦人為錢穆先生,唐君毅先生輔導之,較少人知道和記得的是,當年還有張丕介先生(1904-1970)。錢唐兩人為歷史儒學大師,對雜事俗事管理之事,有時不甚了了,張丕介先生於新亞創辦之初,除肩負經濟系主任之職外,還兼任為總務長,負責日常事務及最重要的事,錢財運用,在最艱苦的時刻,張夫人還典當從大陸逃難攜帶來港的個人首飾,為新亞籌錢紓困。
新亞經濟系歷來人才輩出,張先生的新亞愛徒郭益耀教授(經濟1962)對恩師不敢或忘,因新亞校園內已先後有錢先生半身銅像(錢穆圖書館)、唐君毅先生全身銅像(圓形廣場後面草地),故此不斷推動為張丕介先生立像,讓新亞後代師生知道張丕介先生的創校功績。
經過他的不斷努力及經濟系校友的捐款,由著名雕像藝術家朱達誠先生雕製,張先生的半身銅像卒在九月十九日在新亞書院樂羣館梁雄姬樓內的「雲起軒」入口處揭幕了,很多位50及60年代的經濟系校友到場,郭益耀教授神情略為激動,在校友站在銅像旁拍照前,先率領幾位發起人向張先生像三鞠躬致敬。宋敍伍大師兄(1961經濟)帶來數十本「張丕介先生紀念集」送與各人,此書內載徐復觀先生所撰之張丕介教授墓誌銘及牟潤孫教授所撰寫的「張丕介博士墓表」,讀之可略知張先生之事蹟!
墓誌銘云:「張君丕介山東館陶縣人父光閭公任教第二武訓義校君三歲時隨父入校受讀迄十二歲升學縣城高小始離去故武訓精神沾溉於君之一生者至深且鉅民十八赴德留學於弗萊堡大學二十四年獲經濟學博士以歸歷任南通學院西北農學院政治大學貴州大學教授系主任院長等職課餘與友人設中國地政研究所君實負籌劃推行之責後十餘年台灣有土地改革之舉其基實奠自君等。」
牟教授墓表云:「君課餘兼主總務,建工讀制,選生徒司筆札簿領,視其勞役之豐儉,為免費等第,或賡予以薄酬。省薪給以供膏火,沾溉幾遍全校。師生相率飲水臥薪,安貧而樂道,上下翕然,密合無間。處飄搖阢隍之局,終能堅忍屹立而日趨於廣大光明,即肇基於斯也。既而香港政府通令私立學校以商業登記,新亞斷然拒之。依英律,違令者可遭封閉,或危言聳聽,君持之益堅,無變易意。浼大律師趙冰出任董事長,以非牟利註冊高等法院,事始獲已。比耶魯協會遣人來香港,聞其事,倍增敬重,援新亞之議遂決。嗚呼!得道者多助,前賢豈欺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