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民主留下足迹

他們為民主留下足迹

曠課勢被懲罰

大多數罷課學生結伴同行,隻身到場的中六生潘同學卻無奈表示,集會期間收到母親來電大罵,稱收到學校電話指他曠課,回校時會必定予以懲罰。他特以貼紙蓋住校徽,「唔想學校覺得我影衰佢」。潘同學受訪時仍抖震,坦言事前不敢告訴母親自己早決定罷課,因明知她不允許,也沒詢問老師。他說:「學校連通識堂都冇講佔中、罷課,卻有貼反佔中(訊息),好失望。」但他還是期望校方從輕發落,「我覺得自己係做啱嘅事,我想知發生乜事,想尋求公義,所以親自嚟現場」。

失明無礙求知

眼看不見,但耳朵聽得到,失明的聖保羅書院中五生楊同學沒有對政改置諸不理,反而繼續利用協助盲人的軟件,上網瀏覽政改相關資料,因此他昨堅持由友人陪同,到政府總部罷課一整日。
楊同學六歲時患上眼癌導致雙目失明,「但我用發聲軟件,仍然可以上網睇到資訊」。因此他一直有參加六四集會和7.1遊行,這次他也利用雙耳了解政改,「北京冇兌現承諾!希望中央唔好辜負人民心願,可以同我哋傾,梁振英真係可以聽取民意」。

楊同學

Band 3生齊覺醒

關注政改無分學校等級。在Band 3馬鞍山明愛中學就讀中六的鄭同學認為,人大政改框架下是假普選,換湯不換藥,若接受方案,將來提名委員會選出的候選人都會本質一樣,「好似一隻蛋變咗煎蛋、炒蛋同烚蛋,其實都係一樣」。
鄭同學表示,昨全校只有他及一名同級同學一齊罷課,原因是二人都對政治較有興趣。他批評中央這次是明知港人不會接受這個方案都照推,「如果見到習近平,我想問佢點解要畀一個咁嘅方案,根本係強硬對待香港人!」

鄭同學

感受氣氛觀摩

在九龍華仁書院讀中一的林同學,隨媽媽到立法會外上公民課堂。不願上鏡的他認為,中學生罷課無所謂對錯,「知道自己做緊乜嘢事,覺得值得就可以」。林太說昨日是學校假期,即使要上課,也會讓兒子在校內參與罷課,「假如第日佢讀到大學,希望佢自己識獨立思考,做佢認為正確嘅事」。此外,有社工帶同7名小學生到場感受氣氛(圖),強調不是參加集會,只是觀摩。他們也有到添馬公園看廣西社團聯會活動,有小學生覺得「搞笑」,「都唔知佢哋唱歌跳舞喺度做乜嘢」。

小學生

中央陰霾蓋頂

白皮書騙得過羔羊,蒙蔽不了學子的雪亮眼睛。庇理羅士女子中學中二生邵卓琳批評白皮書重新界定「一國兩制」的定義,指中央對港有全面管治權,「高度自治變成完全冇自治」,如陰霾蓋頂,若再不發聲,將來可能被剝削言論自由,「變成第二個中國」。政改方案所謂普選,是「中央求其塞三個人落嚟」逼港人選擇,「三個都係唔好,揀嚟做乜?」她也說,中學生有獨立思考,清楚自己訴求,不希望再被視為「不成熟」,昨日獲家人支持,罷課表達訴求。

中二邵同學

為真普選抗爭

遊行、絕食、靜坐……港人試過很多溫和抗爭方法,希望與政府官員對話,卻往往是熱臉貼上冷屁股,「對政府累積嘅不滿同怨憤,已經唔係冰山一角」。張祝珊英文中學中三生劉柏祈希望透過罷課令港人醒覺,別被「一人一票」假象騙倒,「點解我哋只可以有投票權,但冇權提名?」他促特首梁振英正視訴求,「如果再逃避,行動只會升級」。他不擔心被捕,因相信真普選是港人共同心聲,甘願為此抗爭。對於有人質疑中學生是被煽動,他笑言「我哋唔會咁蠢」。

中三劉同學

嘆摺凳被冷落

特首梁振英在競選時聲稱:「一張摺凳、一本簿、一支筆便落區聽民意」,連日擺放在罷課現場的空凳卻成最大諷刺,「𠵱家我哋放埋凳,佢只係坐落嚟咁簡單都唔肯」。培正中學中四生Jason自言對梁向來不存期望,因此談不上失望,但如用盡方法都未能感召政府聽取民意,或逼港人走上絕路,公民抗命。時任港澳辦主任魯平1993年在報章撰文,指民主發展屬香港自治範圍,成功安撫港人民主回歸,其後中央屢屢失信,政改框架更抹煞港人過去30年爭取民主的努力,必須挺身捍衞。

中四Jason

體驗活在當下

沙田體藝中學中五生韋海狄有着特別「血統」,父親是英國人,母親則是港人,作為英港混血兒的她,直言自己是英國人,又是香港人,因此她昨與近10名同校同學都一齊罷課,「爹哋媽咪都認同活動有意義,係好難得嘅經驗。𠵱家真係活在當下,要親身體驗吓」。她昨除損失一日課堂,也未能練習游水。
她指香港雖是中國一部份,但同時香港是一個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我哋嘅事我哋理番……但中央咁落閘,扼殺咗我哋未來,應要畀番投票權我哋!」

中五韋同學

轟梁振英龜縮

「我本身想揀A,就算你畀幾多個B我都冇用」。喇沙書院中六生葉晉軒批評政改方案換湯不換藥,「只係由小圈子選,變成小圈子篩選完再畀市民揀,本質冇分別」。即使未必即時可落實真普選,也不應在諮詢完結前便設框架抹煞討論空間。他認為特首梁振英連日「龜縮」,反映他被中央控制,不敢面對市民,「唔係真正為市民負責任」。家人不支持他罷課,擔心影響升學,拒寫家長信,但他意志堅定,寧被視為曠課,也不願噤聲,「親自同校長解釋,相信佢會諒解」。

中六葉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