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總設計打壓公民行動

政總設計打壓公民行動

【建築課】
【本報訊】空間亦是政治。香港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朱濤昨在公民講堂指,香港城市失去地面空間阻礙公民的政治參與,亦令市民變成一個「商場人」。他指填海土地興建高速公路,切斷市民地面行走的權利;地產商興建巨型商場,消滅街道的多元格局;政總設計時僅以天橋連繫金鐘站,令遊行人士無法匯聚力量示威。他認為,佔領中環最具空間想像力,市民不止奪回政治權利,亦是奪回空間的權力。

天橋商場削減地面空間

朱濤的課題是「空間與政治:在地面上行走權力」。他指香港人正面臨失去地面的危機,影響公共生活和削弱政治行動。他以遊行為例,一場成功的遊行,需要空間支持,先有在廣場集合,再經過有四通八達的街道讓市民沿途加入,最終在廣場集合表達訴求。
但政總設計就是打壓公民行動,遊行人士被添美道阻隔,要搭電梯上狹窄的天橋,到達政總後,欠缺足夠空間匯集人群,「表面睇門常開好偉大,但背後市民很難走過來,只有一條天橋」。
他指政府漠視規劃,地產商興建巨型樓盤和商場,消滅公共空間。他問圓方和ifc的公共空間在那裏,僅五至十人知道,原來位於偏僻的天台。他慨嘆市民由出門至上班地方「永遠沒有一分鐘踏在地下」,空間改變會塑造新的習性,例如西藏藏羚羊首次踏足公路,被平坦觸感嚇得僵住。他在城市生活的女兒首次踏足沙灘草地,會大叫NO;中環商廈冷氣亦建構「中環標準」溫度,改變舒適溫度的定義 。他呼籲建築師不要助紂為虐,獲全場數百人鼓掌。他認為港人佔中,要奪回的不止無形的自由、民主和法治,更包括有形在中環地面行走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