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之夜 - 邁克

支那之夜 - 邁克

說出來不可思議,李香蘭被翻唱次數最多的首本名曲,既不是雍容華貴的《三年》,也不是輕鬆曼妙的《夜來香》,而是被扣上辱華大帽子的電影主題曲《支那之夜》。據說當年尚未公開國籍的她,曾經遭中國記者三口六面挑機,即場道歉之外,還發誓永不再公開演唱這首傷害中華民族自尊心的歌──別以為江湖賣藝人口輕輕講過算數,她可是一言九鼎,此後出版的中日唱片,果然都沒有收錄。然而竹岡信幸寫的旋律太優美了,膾炙人口遠近馳名,不但日本歌手踴躍傳誦,大方的中國百靈鳥們也不計前嫌,紛紛改編成自己的語言,七嘴八舌唱個不亦樂乎。難得的是鬼佬一樣垂青,趁着源自南太平洋的Tiki Pop之風吹襲美國,一不做二不休推出兩個譯本,坂本九和Martin Denny的叫《China Nights》,Eve Boswell和Jimmy Young的叫《Moon Above Malaya》,把東方獵奇推向極致,雙管齊下各領風騷。更犀利的是,印尼歌后Waldjinah竟然以爪哇語唱成《Negoro Cino》,名副其實傳到天腳底的爪哇國去了,你說威水不威水?
日語版《Shina No Yoru》原唱者是渡邊濱子,片商見獵心起,圍繞它編了個故事,順帶把保證票房的歌挪進劇情。戲裏李香蘭唱的時候披着婚紗,節奏緩慢纖柔,和唱片版的風急火急大異其趣。日語我一竅不通,翻譯出來的歌詞左看右看都沒有種族意識,壞事的應該只是「支那」。這就使人迷惑了:「支那」是China的音譯吧,怎麼英語吐出來無人異議,沿用至今不被嫌棄,日本人有樣學樣卻被責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