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伊斯蘭國(IS)這個恐怖組織的最後下場如何,它的崛起以及造成的動盪、破壞充份顯示,失效或破落的國家(failed states)很多時候比專制政權還要可怕,殺傷力還要大。
在阿拉伯之春造成的骨牌推向敍利亞以前,敍利亞的巴沙爾政權雖然專權,雖然不容許本國人民有多少自由,但在政權強控制下,部族之間,不同教派之間,不同宗教民眾之間至少相安無事,民間也沒有出現武器橫流的局面,更沒有外國或西方人湧入充當聖戰戰士。也就是說,巴沙爾治下的敍利亞頂多是個以保住自己鐵腕統治的政權,對毗鄰的國家影響有限,基本依據國際關係準則辦事,還可以透過外交、經濟及政治手段與他周旋,向他施壓,迫使他安於本份。
可在敍利亞被阿拉伯之春撼動,強控制無法維持,四方部族諸侯群起割據後便急速變成另一個故事。本來的示威迅速變成武裝起義及衝突,殺得巴沙爾政權節節敗退,連一些地方的警署、軍火庫被搶、被襲,大量武器落入越來越蕪雜、越來越分裂的地方部族手上,變成割據的軍閥。幾乎半個敍利亞陷入無政府狀態,任由有槍、有武力的軍閥、武裝組織予取予攜。現時成為心腹大患的伊斯蘭國正是由此佔領不少地方,把它們改造成基地,擁有人民及資源,條件跟一個小國沒有太大分別,它自稱為「伊斯蘭國」不是完全吹牛的。
事實上據研究伊斯蘭國這個恐怖組織的學者指出,伊斯蘭國在敍利亞的根據地扮演着政府的角色,為沒有逃難的居民提供基本的服務如醫療、教育,還有基本的保護(只要居民不反對組織),這大大增加了伊斯蘭國生存的能力,可以長期作戰,繼續壯大地盤,威脅其他組織以至敍利亞的鄰國伊拉克。
更糟的是,伊拉克在美國打垮侯賽因政權後同樣變成一個失效國家,原來在強權下基本上能共存共處的不同教派、部落反目成仇,無法解決心結及分歧,即使經歷幾次選舉後仍未能踏上健全國家之路。遜尼派部族對佔多數的什葉派依然敵視及提防,志切維持反抗的力量。這股分裂的力量結果為在敍利亞站穩陣腳的伊斯蘭國製造了擴大地盤的契機,伊拉克遜尼派部族變相引狼入室,令伊斯蘭國在敍利亞、伊拉克、土耳其接壤地區建立起廣闊的地盤,冒升為足以撼動中東全局的力量。失效國家的後遺症真是要多嚴重有多嚴重。
好了,大患已成,美國及西方開始對伊斯蘭國認真起來,不但在外交上組成coalition of the willing(志願同盟)聯手對付這個組織,美國也加強了對組織的空襲。法國近幾天已加入了空襲行動,大概未來幾天英國同樣會派戰機出擊。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聯合國大會發言時更強調必然會瓦解伊斯蘭國。
然而,正如前英國首相貝理雅所言,光靠空襲頂多能牽制伊斯蘭國,不可能對它構成致命打擊。西方國家要剪除後患,必須願意派出地面部隊或至少派出特種部隊進入戰地正面打擊伊斯蘭國戰士,單依靠伊拉克的雜牌軍或敍利亞其他起義軍根本不成氣候,反而可能成為伊斯蘭國的武器及新兵來源。
西方假如始終不願派地面部隊直接出擊,另一個可行的辦法是支持真正有實力的人出手,例如巴沙爾政權或伊朗。但這一着不好走,因為利用敍利亞或伊朗軍力可能會改變區內勢力平衡,引發新問題。西方國家內部也肯定有強烈反對聲音。沒有這個有力招數,西方又不出兵,未來幾年伊斯蘭國這個毒瘤仍將是中東地區心腹大患。
盧峯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