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風波】
【本報訊】港府就強冠劣質油事故的處理手法備受批評,食物及衞生局昨於立法會特別會議上繼續捱轟。議員質疑本港今年首七個月,已有逾7,000噸動植物廢油進口,當中1,300噸來自中國及日本的廢油,進口商身份和用途均未明,議員擔心廢油被不法之徒當食油賣。食衞局長高永文被「逼埋牆角」,未能承諾在兩周內交代廢油去向調查,只強調當局會盡快調查。
記者:陳凱迎
有關食油的出入口數字出問題非首次。強冠豬油風波揭露本港無食用豬油的合法製造商,但每年卻有數以千噸食用豬油出口,食安中心至今仍未解開相關謎團。
食物安全及環境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昨討論劣質豬油問題。按統計處數字顯示,本港今年1至7月,從新加坡、台灣、馬來西亞、中國、日本及其他來源地,進口共7,015噸動植物廢油;同期轉口量只有443噸。當中除中國廢油每噸貨值高達近10,000元外,其他來源地的廢油每噸只是5,000至6,000元。
廢油主要用作生產生物柴油,本港只有三間公司生物柴油商,分別為ASB、泰榮環保科技和倡威。Hong Kong Biodiesel Association主席蔡秀炎指出,三間公司中只有ASB有進口廢油,其餘兩間只由本地食肆收集廢油。ASB行政總裁Roberto Vazquez則指,本港食肆、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各佔其廢油來源兩成。綜合而言,來自中國和日本合約1,300噸廢油,未知是那間進口商,進口後未知去向,更無法確定用途。
蔡秀炎指,海關只要追查有關廢油的報關資料,便能揪出進口商身份,政府可跟進去向。Roberto亦質疑,以上中國廢油進口貨值高達上萬元極不尋常。
高永文未能承諾調查時間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黃碧雲昨要求,食衞局釋除公眾對廢油去向的疑慮。議員涂謹申也批評政府於兩年前發生劣質油事件後,未有跟進規管,實在難辭其咎,要求高永文回應能否在兩周內完成調查。
高永文卻指:「我答唔到呢個問題!」只重申不同政府部門正核對廢油出入口數字,會向不同方向調查,有結果便會報告;結果換來議員何秀蘭諷刺,指食環署命令飲食業要14日內完成豬油回收,政府卻無法交代調查時間表。何又質疑,海關作為把關第一關,何以不清楚進口廢油的來龍去脈。本報昨向海關查詢,發言人卻指昨日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