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首枚火星探測器「曼加里安號」昨天(周三)成功進入火星軌道,是首個亞洲國家完成這個創舉,也是歷來第一個首次嘗試探索火星就成功的國家,標誌印度已躋身太空強國俱樂部之列,在探索火星技術上可跟美國、俄羅斯和歐盟媲美。
成本比荷李活電影低
「曼加里安號」經過6.6億公里飛行,在印度時間昨晨7時半開始減速點火,24分鐘後成功進入火星軌道,在班加羅爾(Bangalore)印度太空研究組織控制中心觀看探測船入軌的科學家隨即狂呼慶祝。
印度是繼美國、前蘇聯及歐洲航天局之後第四個成功探測火星的國家,而且還一次就成功,在控制中心見證這歷史時刻的總理莫迪大讚印度科學家「締造歷史,我們敢於到未知的領域(探索)和取得近乎不可能的成功」。他還說,印度花15個月研製「曼加里安號」,成本僅7,400萬美元(5.77億港元),相當於美國太空總署(NASA)同類任務費用1/10,比一部荷李活大電影的製作費還要少。
「曼加里安號」將圍繞火星運行至少半年,收集數據,以便了解火星的氣候、探索是否存在甲烷及為何水會消失。
人類迄今曾派51個探測器探索火星,只有21次成功。目前共有7個探測器在火星軌道運作,其中5個屬於美國,歐洲及印度分別各有1個。
美聯社/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