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課】
【本報訊】由「草泥馬」聲援艾未未,到「進擊的共人」控訴吃人政權,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教授黃國才一直以藝術控訴社會不公。昨天,他帶備自製的「流動教室」來到添馬公園,親身示範如何發揮創意,在遊行示威中出一分力,「作品要夠大、夠輕,快速容易明白,最重要係有藝術感」,他這一課叫「用藝術去改變世界」。
流動教室用木頭製造,裝上輪子,有白板也有大聲公,就像一個講台。近年黃國才的藝術作品常見於示威遊行,他向學生分享箇中感受,像製作「進擊的共人」時曾自我審查,「會唔會俾人拉呢?但原來警察好忙,見你出現就當癲佬」;又如作品「香港人警告部隊」,找朋友化成豪宅保安,佯裝警察在示威中舉起警告牌,但字句換成「偽共、赤化、貪腐」,諷刺港警淪為維穩機器。
艾未未令藝文界醒覺
約3年前2,000名藝術家上街,促中共釋放艾未未,「你見到佢,就見到香港」。黃國才坦言那時是藝術文化界的醒覺,包括他自己,面對不公義,若置身事外,「個結局唔會改變,只會助長負面結局」。他說藝術創作是融入生活,鼓勵學生多留意身邊事,以藝術去訴說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