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皇后賞峽灣 登山找態度

跟着皇后賞峽灣 登山找態度

若然,凡事都要知結果才去做,人基本上唯一可以做就是等死,因為人最終難逃一死。有此心態的人,應該去挪威行一趟山,看看北國人如何用行山這普通不過的事情,教小孩做人做事永不放棄,不要依循前人路,要另闢新路,引伸出待人處世應有態度。

坐船遊挪威峽灣,一上岸便開始行,行到挪威皇后喜歡野餐的地方,行到瀑布後面涼身體,又與73歲導遊上山頂觀全城,還看到三四歲小孩如何自力行山,爸爸在旁也不用幫。

記者、攝影:梁佩芬

挪威人是這樣行山的
皇后也愛行山

挪威,不但平民愛行山,原來皇室也深好此道。挪威皇后Sonja便喜歡到小山頂Skageflå野餐。而挪威國王更曾邀請一眾歐洲皇室成員一起登山野餐慶祝銀婚。

兩歲豆丁爬行

沿途見到不少父母帶子女行山,小如不足歲就放在BB籃揹上山,凡懂行的都會自己手腳並用爬上去,一位挪威父親說:「平路行得穩就可行山。」即是?「兩歲左右。我總在他左右,不會危險。行山是鍛煉心智,自小教導不要放棄,不要看輕每一步。」

實體打卡

在挪威行山,每到一個check point,你總見到一個郵箱,內放一本記事簿,寫滿每天來訪遊客姓名、來自何地等,我揭了兩三本,都不見Hong Kong二字,究竟是沒港人去,抑或港人關注facebook打卡忘了手寫永久保存呢?

山頭住邊度?

挪威行山會(Norwegian Trekking Association)在不同路段都建了些白色小屋,共有460間,但內裏沒甚麼五星級設施,只有碌架床,供投宿之用,甚至沒人看管,鎖匙放在郵箱自取,住完要清潔地方和帶走所有垃圾,雖則麻煩,總好過露宿山頭凍冰冰。

費用:
每人$239起
網址:
http://english.turistforeningen.no

行山三寶

他們行山,輕鬆得很,必備三寶:水、狗和BB。挪威帶狗出街一定要用狗帶,牠們不會通山走,而且行慣山,熟悉地形。雖則多狗,我卻未見過任何「地雷」,環境清潔,隨處坐都不怕。

帶眼「色」路

山徑分四種顏色,最容易是綠色,草地和平路;藍色稍難,有石級,多斜路,石頭大小不一;紅色全崎嶇路段,有懸崖、碎石路、大上大落等;黑色就是最難,可能需攀爬。不少目的地,都有三至四種路段任你揀,後生筋骨強健可行紅色,年長或少經驗者可選綠和藍,黑色多是攻頂路段,不要行錯。

四大峽灣之首 蓋朗厄爾

秋日9月,穿上羽絨,頭戴冷帽,站在船頭看着郵輪駛入蓋朗厄爾峽灣(Geirangerfjord),前方是一座又一座蜿蜒山脈,偶然見綠草小山坡上有紅色木屋,一時又見長瀑布,少不了在迷濛霧景下看到遠處山頂被萬年冰川覆蓋。挪威四大峽灣中,蓋朗厄爾峽灣隱藏在西南方,灣長15公里,純天然景色,就算有電線桿,都收得隱蔽,難怪是四大中一顆明珠。船大,峽灣窄又多彎,駛得相當慢。坐着船下午一時多才到達只有250居民的小鎮蓋朗厄爾(Geiranger)。鎮小,超級市場也沒有,卻因峽灣之名,每年5月至9月的旅遊旺季,郵輪會帶來30萬遊客,還未計自駕從南部而來的。下船時,人海之中,原居民Ove Skylstad找到我,他是我今天的行山導遊。
他一身短衫短褲涼鞋,我懷疑應否穿上三點式相襯。Ove在蓋朗厄爾出生,鎮太小,到入學年齡就離家到附近城市讀書,後在奧斯陸(Olso)工作,輾轉又回到家鄉當旅遊局經理。每年最忙碌只是5月至9月,其餘日子,落得清閒,如此筍工,可否預我一份?沿碼頭往北走到水上的士站,今日行山第一站,就是到挪威皇后Sonja常來野餐的小山頂Skageflå。
酒店老闆Thomas Grande駕着快艇送我到起步點,短短五分鐘船程上,他非常健談地道出身世:原居民、有兩個仔、夢想是建一座floating酒店,讓客人翌朝醒來已飄到峽灣另一端,又叫我小心拗柴云云。導遊Ove突然從背包拿出一雙波鞋,問我在香港有否行山,我當然理直氣壯答:「有,一年三次。」

挪威皇后攻頂 野餐慶銀婚

登上簡陋碼頭,眼前是登山路,基本只是把石頭鑿得高低不平扮石級而已,不要妄想會有一級可供雙腳完全站穩。「挪威好多行山路都由尼泊爾人開鑿。」每個來蓋朗厄爾峽灣的人都要上Skageflå一趟看最美麗的峽灣景色,但上山路之始,路斜,石級高又窄,穿行山鞋顯得太笨拙,相反波鞋更靈活。拾級而上,幸好天陰又在森林中,但都滿頭大汗。Ove邊吃朱古力邊問我需否休息,我怕一停就誤了時間,堅持繼續行。路真不太難行,只是未有心理準備一開始就瘋狂上斜,沒熱身下才氣喘不斷。行了15分鐘,穿過森林,到了最刺激的懸崖邊,因安全關係,有兩條幼鐵枝做扶手,腳踏的路只有腳掌闊度,若怕高,會惡心,因下面就是峽灣了。
路途行到差不多一半了。若你知道在1993年時,挪威國王曾邀請歐洲30位皇室成員齊齊用腳在此登山去野餐慶祝銀婚,就知前路難極有限。不消30分鐘,我從水平線起步,行到位於250米高的Skageflå。一到埗,當然是拍下峽灣最美一面,山頂在峽谷彎位上,正值下午3時,斜陽西照,波光粼粼,平靜河面,偶然有雀鳥飛下捕魚才泛起一絲漣漪。
山頂Skageflå自中世紀以來,就是一戶姓Skageflå的人居住,直到19世紀因一次山泥傾瀉後,約1916年這戶人才搬離此地,當時,他們是鎮上富農,有125隻羊,整個省的羊奶和芝士都由他們提供。現在富戶後代離開了故鄉,剩下一間祖屋在山頂,可惜重門深鎖,只能透過玻璃窗一窺內景。
我們在預定的時間下山。來到河邊,我們還可玩獨木舟,以最近距離感受峽灣自然風景,一來一回約三小時。Thomas的酒店有房又可露營,不少人都駕着露營車前來,起了個小帳篷,坐在河邊看書、BBQ、曬太陽、遛狗、晾衫,挺休閒。

七姊妹瀑布 觀鳥龍友勝地

在蓋朗厄爾,每個山頭都可以行,視乎你的體力和時間,我的確有興趣從碼頭一路行到最高的山頂,位於1,500米上的Dalsnibba,全程共21公里,每年3月都會舉辦半馬拉松和單車賽,但此是世界最艱難賽道之一,因21公里,99%是上斜,少少平路都無,你要我行都要一日,何況跑和踩,但上到山頂,就可與冰川直視相望,近距離接觸。
如只得一天,行完Skageflå,可以繼續去七姊妹瀑布(The Seven Sisters),是峽灣由七條獨立溪流組成的瀑布,乾旱季節反而見得分明。七條之中,只有一條可以行入去。上瀑布有兩條路,容易者是大石路,看似平坦,暗斜為主,沒甚麼挑戰性,適合跑山者;另一條比上Skageflå更難,斜度更大混合不平坦石路,兩條路最後合二為一就差不多到瀑布了。路途雖短,風景不多,因有水源,卻是觀鳥好地方,不少人專程從南部來做龍友,秋天雀鳥開始返回南方,多聯群結隊在天空飛翔,尤其近六、七時。雖則入秋少了雨水,差不多全程都聽到瀑布𠾐𠾐水聲,使人有個目標勇往直前。到了瀑布處,水聲大到隔籬說話也聽不到,此時Ove穿起風衣來,果真不用穿過瀑布也會濕身,等我還叫他站在旁邊不要動,做我的模特兒,真是辛苦了。

水上的士

$489,二人來回。
住宿

Grande Hytteutleige og Camping,酒店雙人房每晚$1,051起;汽車露營,每晚$196起。
網址

http://www.grande-hytteutleige.no

萬年冰川形成峽灣 世界第一美景

挪威位處斯堪的納維亞半島(Scandinavian Peninsula),一萬多年前的冰河時期,整個半島,包括現在的挪威和瑞典,都被厚厚冰原覆蓋,經地殼變化,西面冰原邊緣的冰川向下滑動,每一千年以半米速度將山壁磨蝕,形成峽谷。當冰川開始融化,海水上升進入峽谷,形成今天的挪威峽灣(Norwegian Fjords)。2004年,《國家地理雜誌》將挪威四大峽灣──蓋朗厄爾峽灣(Geirangerfjord)、松恩峽灣(Sognefjord)、哈當厄爾峽灣(Hardangerfjord)和呂瑟峽灣(Lysefjord)──選為「世界未受破壞的自然美景」第一位,當中只有蓋朗厄爾峽灣和松恩峽灣的分支納柔依峽灣(Nærøyfjord)入選2005年世界自然文化遺產。

放工行山消除疲勞 斯塔萬格

整個挪威峽灣有16個地區,南面入口是斯塔萬格(Stavanger),專產石油,地質比蓋朗厄爾峽灣乾,找不到挪威的森林。早上10時到斯塔萬格,沿岸是白色小屋,是幾百年的老城鎮,白色代表富裕,以前住的全是石油家族,今天不少變做酒店、餐廳和店舖。下船前,還藍天白雲,見不少人乘帆船出海,怎知我一下船,灰天暗地,好像快要下豪雨,心想,可以行山嗎?約了從德國來工作的Liv Kristina Bantel在市中心湖邊等,她在此地工作三年,老公在大學教數學,兒子剛好兩歲正在讀幼稚園。剛放完一年產假,今天她帶我登上斯塔萬格十峯之一Dalsnuten,高323米,只比巴黎鐵塔矮1米。
我們乘18號巴士,從斯塔萬格去Gramstad。下車就見一對父母帶着兒子去行山,「我兒子都行過這山路。」我沒聽錯吧,只有兩歲的豆丁也跟我行同一座山?「挪威人,一行得穩就開始行山,這是心智訓練。」似乎,今天要強化心智的是我,教我不易放棄每件事。

行山教仔 摸索自己路

Dalsnuten距離城市很近,周五開始就有人駕車來行山。Liv一馬當先,「我們習慣逢周五早放工,然後去行山,消除一周工作的疲勞。」原來,行山不會越行越攰,反而用來補充精力。Dalsnuten下面有湖泊,這座山真是全天然,連開鑿的山路也沒有,上山之路起初很舒服,踏着厚厚青苔前進,接着需跨過一塊又一塊大石頭,「你心裏有條樓梯就行,挪威好多山都沒有開路,全靠人行出來。」路上,我遇到住附近的伯伯Harald,他廿多年前曾短暫居住香港,公餘最愛去行山。「香港山路也不易行,我上過大帽山、馬鞍山……我70歲了,每星期都來強化骨骼,不行老得仲快。」
我又遇到一家兩口,爸爸帶着4歲兒子上山,小豆丁手腳並用熟悉地爬上去,爸爸在旁看着,從不插手幫。「他自然會找到一條合適路線。」挪威人就用行山教孩子處世,人人各自行我路,眼看前人路,不一定適合自己,應另闢路徑,況且大自然不會因你改變,有石頭阻礙成困局,就要克服,才見到山後風光。聽着聽着,我漸不覺前路難行,而且,行行吓,就真能在亂石堆中行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
不過,我也比原定時間慢了10分鐘。攻頂,最大樂趣是有種氣吞天下之勢,站在大石塊上,前面就是世界蘊藏石油量最高的地區,一河之隔,前方是城,我方是大山頭,灰暗天空下,突然一改以往我為減肥而行山的態度,難道突然長大了?我和Liv在山頂吃午餐,前方有一家三口,爸爸揹着不足歲兒子前來,左方有兩男來此遛狗,右方是獨自一人坐在石上沉思,還有後方傳來喘氣聲,原來四男女比賽跑山看誰最快攻頂,天啊,他們登上323米高,來回只需20分鐘?我沒聽錯吧。「好吧!我們行另一條路下山。」山是圓的,四方也可落去,不用死守一路線,今次望着湖泊Revholstjorn而行。

73歲自豪女導遊 奧勒松

奧勒松(Alesund)在峽灣北部,由四個大島組成,主島是挪威重要港口,出產船、紡織和漁業。今天很奇怪,帶我行山是一名73歲的婆婆Ranveig Rutgersen。「我做了導遊20年,主要行山。」原來她早年在紡織廠做文員,因行業電腦化,老一輩員工被裁,53歲就要退休。「閒來無事做,就去做導遊。」她的優點是懂德、英、意、法四國語言,自3歲開始行山,登山年資深,到了今天,是全城最年邁行山導遊。「不是個個挪威人都愛行山,我有朋友成世人只着高跟鞋。」連丈夫也沒她的熱情。「行山讓我沒病痛,意志高,不怕面對逆境,沒有一條路我跨不上。」就憑自小行山訓練,她跟奧勒松這個北歐著名的新藝術建築城市一樣,完全是aging gracefully的典範。
奧勒松城市有兩座山,依山路可繞一圈而行。相比起之前的暗斜、大斜路,就算沒有鋪平的石屎地,都只屬小兒科,但風景更美好。首先向島西行,上了一座觀景塔,塔由一名居民興建,因他移民美國後賺到錢就回饋家鄉,塔上看到奧勒松四島景色,最重要是甚少人去。跟着向東走,沿路有不少木枱凳,大樹下供人野餐和坐着看風景,途徑一些大戰留下的秘道,我問可否入去,Ranveig驚訝道:「你自己去,挪威傳說每個山都有山妖,會在黑暗地方等着你。」咁可愛?「現在沿着島的邊緣一路行。」不多久,我們到了著名的Aksla Viewpoint,大部份旅遊書都是從這個高位拍下奧勒松城市景色。高處看,城市一河分隔兩岸,左岸是工業區,右岸是一幢幢1910年代新藝術風格的七彩小屋。
「喝咖啡去!」挪威人列入歐洲消耗咖啡頭三位,卻又以喝齋啡為主,再配一件奧勒松傳統蛋糕Svelte,入口一股熟悉味道,不正是香港街邊格仔餅嗎?連入面加煉奶和砂糖也一樣,只是多了層cream。Ranveig笑着說:「我由細吃到大,下午茶必備。」估不到與她年齡相隔數十載,南北兩地,吃的東西竟相類似,不知當我年屆七十,還能像她般有氣有力與年輕人徒步上山嗎?

Travel Memo:挪威

簽證:持BNO或特區護照均免簽證。查詢:2546 9881(挪威領事館)

機票:從香港可經多哈、杜拜、巴黎、阿姆斯特丹、倫敦、法蘭克福、赫爾辛基、伊斯坦堡、蘇黎世等地往奧斯陸,來回機票由$2,370起。查詢: http://www.zuji.com.hk

郵輪:每年均有多艘郵輪從德國和英國開往挪威,會經過挪威峽灣,價錢:$14,254起,包12晚郵輪住宿、飲食和娛樂設施。查詢: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香港)2316 1308

Wi-Fi:租借歐洲47個國家通用的Pocket Wifi,每日$160(數據量400MB),查詢:3171 7728(維訊數據)

貨幣:1挪威克朗(NOK)約兌1.21港元,文中價錢已兌換成港元。

鳴謝: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香港)、ZUJI HK、維訊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