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盛提升鈦精礦銷量

中盛提升鈦精礦銷量

【本報訊】中盛資源(2623)早前公佈與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及中科院合作,引進能提高鈦鐵回收率等新技術,反映公司正積極由生產鐵精礦轉型為生產鐵精礦及鈦精礦。公司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耿國華表示,明年鈦精礦佔集團整體銷售的將由目前的1至2%大幅提升,「未來會超越鐵精礦的銷售量。」

毛利率高於鐵精礦

目前中盛資源擁有五個礦山,其中諸葛上峪及魯興鈦鐵礦各有一條生產線可生產鈦精礦,合共擁有300至450萬噸的原礦石處理能力,能生產26萬噸的47%品位鈦精礦,其中諸葛上峪的生產線將於今年第四季投產。耿國華表示,鈦精礦的毛利率最高可達至64%,遠較鐵精礦高,「鐵精礦一般而言毛利率可達50%,但近年售價下滑,今年上半年是37%。」惟他認為鐵精礦的售價將會回升並趨於穩定。
耿國華認為,中央近年大力發展空軍、航空建設,鈦為相關建設的材料之一,需求強勁,預期明年之前內地進口鈦精礦將有150萬噸缺口,故公司未來以增加生產鈦精礦為主,冀提高公司利潤。他指,明年公司的原礦石年產可達至1,000萬噸,預期投資2,600萬元人民幣新增三條生產線。
提及公司近日股價急升,耿國華認為公司礦產儲量為同業最多,尚有秦家庄及高庄兩個礦山未開採,「現時資產價值未全面反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