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我嚟唔係適應個社會,我嚟係要改變社會。」初生之犢不怕孤軍作戰,她們堅信爭取民主路上有無數同路人。中六生張籽言與鍾子晴就讀的聖公會陳融中學,校風保守純樸,師生對文靜小女生派黃絲帶響應罷課幾乎不聞不問,「你唔講,我唔講,好多嘢就好似冇發生過一樣」。她倆希望喚起師生對政改的關注,「政治其實好切身」。
籽言與子晴是鄰座同學,交情始於午後閱報堂,「原來有同學同我一樣,睇報紙係睇A版」。她們響應學民思潮號召,在校內成立政改關注組,「𠵱家唔做,將來可能就冇機會做」。
子晴說,自小父母會在家中談論時事,7.1、六四舉家上街,學校卻絕緣政治,反國教只在晨禱間輕輕帶過,六四則以一張支聯會海報交代,「周會年年都講性教育、吸毒、中學生應否談戀愛」。籽言的政治啟蒙源於兩年前反國教。她在那年7.1首次隻身上街,回到校園,份外留意有沒有同學繫黑絲帶,哪個老師穿黑衣。
兩人連日在校門外派黃絲帶及傳單,乖乖聽從校長指示穿便服。派了400份,只得一個同學說了句「加油」,更多人顯得不知所措,不敢接傳單,低頭走過,「有啲低年級同學好似俾我哋嚇親咁」。
呼籲關注政改受阻
同學冷漠抗拒社會事務,她倆便爭取在早會時,上台呼籲同學關注政改,無奈老師卻說現在是敏感時刻,「有啲嘢你𠵱家覺得好重要,但將來可能會後悔」。籽言說:「罷課迫在眉睫,政改第二輪諮詢又嚟緊,我只係想引起同學關注,唔係叫人罷課。」
校方表明只要提交事假單及家長信,不會視作曠課,籽言質疑「請假唔同罷課,要求家長信合理,但寫事假單有啲奇怪」。聖公會教區秘書長管浩鳴反罷課,聲言應扣操行分,緊張學業的二人卻不擔心,子晴說:「日後有人問,我會話係因為爭取公民提名而罷課所致。」
她們並非唯一孤軍,皇仁舊生會中學中四生利文峰,是該校唯一罷課學生。他自言以往不問世事,直至今年6月,在電視畫面見證反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市民衝擊立法會,反思「政府究竟做咗乜嘢令香港人咁嬲?」今次罷課是他首次踏足社運,與支持政府的母親爭拗,「政府未必會聽,但我唔想將來後悔自己做咗縮頭烏龜。如果個個因為冇人陪就唔出嚟,(爭普選)力量就會減退」。
另一學校的中三女生郭愷晴,稚氣未脫卻意志堅定。同學知她罷課,劈頭取笑她無聊,「既然都係hea,點解唔返學校嘆冷氣」。她認為「唔贊成個制度就要自己爭取」,有心理準備或被拘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