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乙醇消融術滅肝腫瘤

中大乙醇消融術滅肝腫瘤

【本報訊】肝癌患者活在生死一線間。中文大學醫學院鍥而不捨,找出「經血管乙醇消融術」(TEA)治療新突破,較目前「經血管碘栓塞化療」(TACE)治療方法,更精準有效殺死肝癌細胞,70%機會可完全消滅腫瘤,為中期肝癌病患者帶來生機。

患者延壽20個月

中大透視微創治療基金臨床科學中心總監余俊豪教授說,「乙醇消融術」最初是日本人發明,直接將乙醇(酒精)混合碘油,注射入患者肝臟。由於酒精份量太重手,殺死肝臟腫瘤癌細胞時,一併損毀肝臟其他好的細胞及血管,患者痛楚難當而棄用。
中大2001年重新研究「乙醇消融術」治療肝癌,調整乙醇(酒精)混合碘油份量,精準找出連接肝臟腫瘤有問題的血管,對症下藥,直接輸入乙醇(酒精)混合碘油。經過動物及兩組合共90名肝癌患者臨床研究,結果發現接受「乙醇消融術」治療病人死亡率為零,治療後平均總生存期為26個月,沒有接受該項治療生存期只有6個月。該項研究2013年獲美國「癌症介入治療大會」,頒發最佳研究獎。
現年61歲的甘先生說,2001年發現肝臟有19公分腫瘤,做了3次「乙醇消融術」治療後,只要定期覆診,精神及健康大有進步。81歲退休小巴司機宋先生說,2004年發現肝臟有4公分腫瘤,只接受一次「乙醇消融術」後,可如常飲早茶和出外旅行。
中大研究團隊正招募肝癌患者做研究,條件是沒接受過任何治療,腫瘤數目5粒或以下,每粒不大於12公分。有興趣的患病可致電2632 3211或2632 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