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蘭仙逝,令人追憶民國時代一縷餘韻。
民國傑出女子,或不如今日之人工美女標致,但經過大時代的淬鍊,卻可風姿綽約。「風姿」是不可以靠整容的,這兩個字,即為今日韓劇型中國小美女所無。
甚麼叫風姿?須有內涵的沉澱。像倫敦一本半年刊的女性雜誌 ,叫The Gentlewoman,嚴選當今傑出女子。
延續往昔之「品級」(Classy),有如重現荷里活黃金時代的百馥千芳:如姬莉絲嘉莉之貴,艾娃嘉娜之艷,羅蘭芭歌之神秘,鍾芳登之嬌柔,比蒂戴維絲之剛烈,嘉芙蓮協賓之瀟灑。
歐洲的幾本大牌時裝雜誌主宰女性美已經大半個世紀,對女人的妝容、體形、裝束有一錘定音之力。但物極必反,今日全球化底下之「美女」,風格如倒模,稜角盡失,這本新雜誌之創辦,明顯別有抱負。民國女子也有Gentlewoman這一支:宋美齡、林徽音、呂碧城、阮玲玉,富貴如牡丹,哀艷如薔薇,清淡若百合,君子若水蓮。因為中華民國內承東方古典文化的淬鍊,外蒙西方現代新風的薰染,「同時擁有兩個世界之美」(Have the best of both worlds)──西方的開放與陽剛,東方的內斂與婉約。民國時代,何其幸運,都有了。
Gentlewoman是不是新創的字?其實不是。有Gentleman,也有Gentlewoman。根據字典,Gentlewoman意指出身或社會地位高尚者;也指教養優秀,言行典雅者;在古代是對貴婦的侍女的尊稱。古代女人,除非生在皇家貴族,絕少機會讀書受教育,但皇后、公主跟前的侍女,若有一二天資聰慧者,也不妨施予栽培,任伊陪伴學習,有點像中國古代少爺身邊陪讀的書僮。但書僮都是男孩,小姐身邊的丫鬟卻無此一權利。紅樓夢眾多秀美丫鬟,有知識的一個也無,就算是黛玉與紫鵑情比姊妹,到底不能月下聯詩,對坐參禪。
如果一定要把Gentlewoman翻譯成中文,可選「女史」二字。女史是上古時代的官職,只有日本人還記得,專用來稱呼有知識的女性,但太冷僻;「女士」兩字其實甚為貼切,女子也有「士」的品格,極為罕有,可惜已為Lady所佔用。Gentlewoman是女人之中的Gentleman,比Lady多一分律己的精神,除了愛美,也愛人格、修養與理想,是人間至善至美。英國本是Gentleman文化的起源地,今天又率先賞識Gentlewoman,為什麼?因為有一位懿德的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