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之三香港 - 鄧達智

四分之三香港 - 鄧達智

直至10年前,沙士出現,香港人為避殺人不眨眼的呼吸系統病毒,才開始走出城市,接近大自然。也因此觀看、觸摸、感受到這個本來不算大,可麻雀小、五臟全,山海勝景隨時穩站中國沿海城市第一位,有賴港英前朝推出郊野公園並海洋郊野公園宏圖才得以保存一片香港,作為世上赫赫有名繁華都會卻與綠野山水並肩同行,與眾不同。
從前行山,鮮見遊人,偶爾碰上同途客,相互有禮打個招呼,點個頭,各走前程,平淡而窩心。沙士之後,本地遊人增多;自由行以後,內地同胞不客氣,欣賞遊玩之餘,不少露營駐宿燒烤長住……有人欣賞當然高興,能參與可持續性保育感恩不盡!
台北遊,朋友飯敍,告知一樓除發售有機農作物外,亦設書店,內有一本有關香港行山、穿村、遇見風水林的書籍……
猶如他鄉遇故知,即下樓尋找。厚厚的一本,文字、繪圖、照片豐富;《四分之三的香港 》(遠流出版),劉克襄著。
關於作者;台灣人。最愛關注:自然生態、鄉鎮風物、平常生活風景。行跡動態:埋首案頭寫作繪圖,或漫遊山野遊走人間。香港經驗:曾駐訪香港浸會大學、城市大學、嶺南大學。旅港期間喜行山觀察,帶領學生認識家園土地……
能愛上他鄉,著書與眾分享,這份欣賞不簡單。近年香港人簡直愛上台灣一切山山水水,竟然有台灣朋友調轉方向,出書推廣香港的山水風景,際此香港風雨飄搖亦也一種微妙心理支持。
從旅遊指南去看,《四分之三的香港》讀來耳目一新,圖文皆茂,縱使我們自己香港人只緣身在此山中,未必觀之全面;珍而重之更遙遠,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