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評】
上周《人生》一文刊出,有網友留言附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的蔡元培墓的照片,並稱之為「永遠的校長」。他的意思是只有蔡先生才是不愧校長之名的校長。
蔡先生1916年冬任北京大學校長,採取「思想自由,相容並包」辦學方針,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重要陣地。1919年五四運動中,多方營救被捕學生。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說過:「把世界各國的大學校長比較一下……在某些學科上,有卓越貢獻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個校長身份,而能領導那所大學對一個民族、一個時代,起到轉折作用的,除蔡元培以外,恐怕找不出第二個。」熟悉中國近代史的人,當能理解這個評價的深刻涵義。
多年前曾有過把蔡元培墓遷葬北大之議,但蔡先生後人反對。蔡墓留在香港,是香港人的福份和對港人的策勵。香港學生罷課,是繼承蔡先生辦學的思想傳統。筆者建議參與罷課的同學們,一起到蔡墓前致念,並以蔡先生生平事迹和名言,鼓舞同學們為理想抗爭。
(本欄每周二、四出版)
( https://www.facebook.com/mrleeyee)
李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