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量創新高30年後天災劇增

碳排放量創新高
30年後天災劇增

阻止全球暖化,刻不容緩,但儘管各國口口聲聲承諾減排,事實是全球二氧化碳(CO2)排放量仍迅速增加,過去一年的排放是歷來最多,預計今年還會有更大增幅。若這趨勢持續,30年後地球平均氣溫大有機會增加超過安全水平的2℃,意味下一代人蒙受嚴重天災的風險將大增。

本年度聯合國氣候峯會今天(周二)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幕之際,關注碳排放組織「全球碳計劃」(Global Carbon Project)前天發表由英國、挪威、瑞士、奧地利、澳洲、德國及荷蘭專家撰寫的報告。報告指,來自燃燒石化燃料及生產水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3年有2.3%增長,達到史上最多的361億噸。專家預測今年的排放量,會進一步增加2.5%,達到370億噸,達到1990年全球總排放量的165%。

戴防毒面具的「自由女神」和「V煞」現身紐約遊行。路透社

恐升2℃達危險水平

報告指「急需打斷目前的排放趨勢」,因人類今後不能排放多於12,000億噸二氧化碳(以現時速度,只要30年就會「爆錶」),才有較大機會(66%)令全球平均氣溫比較工業革命前增加不超過2℃。
別以為「區區」2℃沒甚麼大不了,其實平均氣溫增加少許,影響已極大,科學家甚至認為,就算全球氣溫上升不超出2℃,亦不能保證天氣系統可免於受損、不能保證嚴重的水災、旱災、風暴和海水水位持續上升不會發生。
儘管如此,多國在2010年都同意以「不超出2℃」為目標,希望預防「危險」的氣候改變。目前全球平均氣溫,相較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前,上升了0.85℃。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更估計,假如繼續目前的排放趨勢,不採取任何預防措施,到了本世紀末,全球平均氣溫會比工業革命前上升多達4℃,這將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引發不可逆轉的惡果。

潘基文:沒後備B計劃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亦促請各國合力對抗氣候改變,而且切實行動是唯一方法,「沒有後備的B計劃」。挪威奧斯陸國際氣候及環境研究所的專家指出,假如要維持「不超過2℃」的目標,「全球碳排放量,需要前所未有地大幅度、並且持續地每年減少7%」。
潘基文今天在聯合國總部主持的本年度氣候峯會,有超過120個國家的領袖與會,是史上規模最大的專門討論氣候變化問題的國際會議,也是明年巴黎氣候大會前最重要會議,關係到各國明年能否達成新的全球氣候協議。
法新社

【動LIVE】萬人罷課 蘋果全程直播:
和平佔中: http://occupycentral.appledaily.com
YouTube: http://bit.ly/occupy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