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子強:雞蛋將孕育生命摧毀高牆

蔡子強:雞蛋將孕育生命摧毀高牆

【本報訊】學生運動承先啟後。三十年的學運路,「老鬼」們娓娓道來,勉勵罷課學生繼續抗爭。蔡子強稱即使以卵擊石,雞蛋將孕育生命摧毀建制高牆。陶君行相信,學生堅持將帶來希望。
於1987年擔任中大學生會會長的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承認,搞學運未必可即時改變當權者決定,「學運永遠係社會上嘅異見,係國王的新衣嘅小朋友」,但歷史總會站在學生一方。 他又以村上春樹「雞蛋與高牆」比喻學運與建制關係,雖然沒有資源與力量,「但雞蛋會變成生命,岩石只會化灰」。蔡子強用1988年大學學制「四改三」的罷課為例,當年政府照樣推行,罷課似乎無成果,但20年後的今日,大學學制終由「三改四」,「學運未必聽日會成功,你未必期望到梁振英、林鄭月娥會即刻回應;歷史上無一道『鐵閘』唔會銹化,但『雞蛋』帶來的生命會生生不息」。
蔡子強又指,學生運動不論在何時均會被人譏諷為不識時務及乳臭未乾,但正正是這些異見聲音方有着先見之明。他表示當年曾寫信予當時的領導人趙紫陽並得到回信,信中對學生主張的不干涉香港事務及行政長官由民選產生表示認同,令各界譁然。現時回看,「中央明顯係走數」。而當年只是埋頭討論政制方案,他坦言很「離地」,回想當初他感到後悔,認為是太天真、做錯了,「講民族太多,講民主太少」。

陶君行:不可為而為之

從學運投身抗爭之路, 陶君行憶述自己25年前走上街頭,是希望中國有民主,更希望香港有民主。當時97回歸雖已塵埃落定,但社會大眾對前景仍不樂觀,89民運後連泛民主派也認為,香港難以改變中國,與現時港人看法如出一轍。不過當時的學生相信,今日中國,就是明日香港,故組織舉辦集會,希望喚醒大眾關心。
陶君行指,訴說歷史是希望帶出訊息,「香港學生確係唔夠務實,但我哋有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嘅道德倫理」,就如學聯秘書長周永康所言,「我哋唔係睇到有希望先至堅持;係因為你嘅堅持,你先睇到希望!」陶又說,「公民抗命、堅持抗爭;堅持信念、迎難而上」是他恪守至今的信念,指非暴力的和平抗爭,才是對當權者權力的最大挑戰。今次的罷課、將至的佔中,就是非暴力抗爭的具體表現,「雖然冇人知會唔會成功,但我同你都曾經努力過」。此外,資深記者呂秉權在文化廣場以「中國式維權」為題講課,有數百人參與。

【文化廣場】
資深記者呂秉權(右)以「中國式維權」為題講課。

【動LIVE】萬人罷課 蘋果全程直播:
和平佔中: http://occupycentral.appledaily.com
YouTube: http://bit.ly/occupy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