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週刊】二十多歲的阿超和阿豪(張超及麥泳豪),年初上大台創業節目《我要做老闆》,造型似宅男多過老闆。一口鄉音的阿超,一開聲更令人爆笑。兩人揚言賣雲南名物豆腐花撈米線,目標是以「平價的嘢心」打入市場,回饋社會。兩人的熱誠打動評判,得到銀行廿萬資助,並在深水埗欽州街開設「豆花妹米線」。開鋪當日,主持王貽興、森美現身支持,日賣千二碗米線。「創業」第一關,通過!
話咁快,近月銷量已因乏宣傳而急跌至每日四百碗,來到生意的第二關──「守業」。這時,兩名並不相識的投資者,主動提出加盟,甚至借出四十萬予他們開工場及分店,讓「豆花妹米線」在半年間開了六家分店,月賺九萬!然而幸運之神帶來的,卻可能是另一場危機。
阿超和阿豪,中學同學,兩人同是從內地來港,分外啱key。中五畢業後,同樣在餐廳做廚師,又五年。兩人嫌工字不出頭。於去年暑假,齊齊辭工,走到阿超的家鄉雲南昆明,學煮豆腐花撈米線,「雲南好多美食,但要用番雲南嘅食材煮先好食,豆腐花撈米線係當地一般家庭食物,容易整。」阿超指正宗撈米線較重口味,「好鹹、好辣,又勁多油,但要迎合香港人口味,要調得冇咁鹹,辣味亦要改成麻辣。」
滿腹大計,但創業欠資金,他們膽粗粗向青協申請創業資助。兩人面試時被問到鋪租、食物牌照費等,通通答不上,被對方責罵準備不足。兩人再花幾天時間,準備一份七十頁計劃書,才令青協改觀,並推薦他們參加電視節舉辦的創業節目,最終獲得二十萬資助,並再向銀行借三十萬開檔。他們高呼:「好似發夢一樣!」十五元一碗的外賣豆腐花撈米線,有客人喜歡,亦有人未能接受,總之就夠綽頭。
iPhone版下載: http://goo.gl/1SDaWF
Android版下載: http://goo.gl/xfQS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