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供股潮停不了!繼碧桂園(2007)及越秀地產(123)後,再有內房股雅居樂(3383)伸手向股東抽水。本報統計發現,今季進行供股的主板上市公司多達20間,為2009年第二季以來最多,合共集資約237億元。當中又以內房及券商兩個板塊進行供股的次數較多,散戶若買入上述板塊的股份,恐要冒着被抽水的風險。
記者:郭曉琳
近月宣佈供股消息的公司浪接浪,據本報統計及港交所(388)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及今季的供股集資額都高達逾200億元,為2010年第四季以來最多,再對上一個供股集資額超出200億元的季度,亦要追溯至2011年第一季度。
雅居樂5供1籌28億
今季進行供股的20間公司當中,5間為內房或券商股,相信與內地資金緊張,以及滬港通即將開通有關。雅居樂昨日公佈,以「五供一」基準抽水,每股供股價4元,較上日收市價折讓31.15%,集資約27.85億元。公司股價應聲下跌7.23%,收報5.23元。
與早前進行供股的碧桂園相同,雅居樂表示,供股集資所得用作為現有債務進行再融資及一般營運資金。事實上,截至6月底止,雅居樂的負債比率為82%,較去年的72.4%上升10%。在內地樓市仍持續面對供過於求的情況下,資金回籠速度緩慢,內地房企唯有向股東伸手抽水減輕負債情況。
另一邊廂,券商股同樣密密供,繼上季供股的海通國際(665),今季有耀才證券(1428)及國泰君安(1788),市場相信與滬港通開通在即,券商趁股價大升而籌集資金大展拳腳。國泰君安上月抽水20億元,用作發展貸款及融資業務。耀才則用以提供金融服務,包括證券經紀、孖展融資等等。
中國銀盛財富管理首席策略師郭家耀提醒散戶,應留意公司供股用途、供股比例,才決定是否參與供股。「集資金額用嚟還債定係發展業務已經係好大差別」,他指出供股用途籌得資金能否為小股東賺取更多利潤,以減低攤薄股東權益的影響,是重要的考慮因素。
除此之外,供股價的折讓比例是否吸引、所需投入資金,固然是決定供股的重要因素。郭家耀認為,小股東若然不想現有權益遭攤薄,參與供股是唯一出路,但不代表小股東必然要「焗供」,應對供股也可作靈活部署。「唔想再畀錢供股嘅,可以喺供股權掛牌時賣咗去;又或者賣正股再拎返筆錢供股又得」。
【動LIVE】萬人罷課 蘋果全程直播:
和平佔中: http://occupycentral.appledaily.com
YouTube: http://bit.ly/occupy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