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二世祖和第三跑道 - 利世民

利字當頭:二世祖和第三跑道 - 利世民

錢一多,人就作怪;自己的錢,尚且會令人身痕,假如是別人的錢,就更加不得了。
雖然我經常說,在捍衞一國兩制的最後一條防線,就是香港龐大的財政儲備和連年的盈餘預算。可是,香港的問題,也是出於錢太多。
社會棟樑,每天都想太公分豬肉。學位和公屋單位,是最基本的。鐵飯碗一個,再加生養死葬,是最理想。另一邊廂那些生意做得半紅不黑的既得利益,也早晚在打巨型豬仔錢罌的主意。當然,既得利益大多是有點身份的二世祖和才俊,不好意思學社會棟樑呼天搶地大叫社會分配不公義,他們掛在口邊的,不外乎是「經濟機遇」這四個字。
有那麼好的「經濟機遇」,實在犯不着要政府出手?像那條機場第三跑道,機管局不知從哪裏抽一堆數字出來,就有4,800億的經濟價值。哦?阿里巴巴假如能夠在香港上市,所謂的經濟價值又怎樣去計算呢?按照「機管局邏輯」,李總裁小加也實在罪無可恕。
史大林式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就是建基於「經濟效益論」。由西九到啟德郵輪碼頭到高鐵,香港一而再,再而三中這種伏,難道人類總是要犯同樣的錯誤?通常這些利益的推算,假大空到不得了,但是因為有個數字,填鴨式教育出來的人就聽得如癡如醉。
再者,要是真的有4,800億的效益,煩請用者自付;在香港這個極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再分散和複雜的利益,也有可能以市場方法解決得到,不用動不動就說要花公帑。傳統上,香港的基建發展,大多以項目本身利益,來支付興建和營運;這種公共財政管理哲學,不但是穩健的做法,也避免了為做而做的浪費行為。
機管局的公關手段,就是先擺一個經濟發展對環境保育的偽命題,然後再拿出預先準備好的材料反駁保育人士,彷彿過了這一關,社會就擁戴這個大白象工程。對不起,資源分配是經濟問題,機管局太睇少香港人對錢銀的執着;假如是冤枉錢,一毫子也不應花。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