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保松講公民第一課 2,000聽眾擠滿圓形廣場我們改變 世界就會改變

周保松講公民第一課 2,000聽眾擠滿圓形廣場
我們改變 世界就會改變

【抗命時代 大罷課之公民課堂】
【本報訊】捱過炎熱躁動的下午,黃昏時份,學生們散聚於中大各處,上了公民課堂溫柔第一課。兩千多人擠滿新亞書院圓形廣場,遍及草地與天台,聽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助理教授周保松談民主與尊嚴。周保松多次向台下聽眾鞠躬致意,學生及市民都踴躍發言,或抒己見或提問題;這一夜,學生、市民與學者平起平坐,以理性對話體現公民力量,「我們改變,世界就會改變」。
記者:朱雋穎

第一課開始前半小時,年輕人已坐滿圓形廣場的階級,陸續延伸到旁邊的草皮斜坡、馬路,甚至廣場的中央及錢穆圖書館的天台。為容納更多魚貫進場的人群,主持人一再呼籲大家坐得親密點。周保松一上場,先向台下2,000多人鞠躬致意,笑言預期只有「百零友」,沒想到反應如此好;聽眾報以熱烈掌聲。周續問有多少人並非中大學生,九成人舉手示意。

人大框架剝削自由

這一課歷時個半小時,講題是「民主實踐與人的尊嚴」。周保松先指出,人們常以結果去談論民主,往往由一整體、宏觀的角度出發,但其實民主必然與個人的尊嚴扣連在一起。他認為,人大對普選定下的框架,令不少人感憤怒、受傷害,是因為個人感到作為自主個體的意見不受尊重,感到自由被剝削。
周分析,我們追求民主,其實背後隱含了我們認同自由、平等等價值。一人一票雙普選代表將生命的差異,在投票的過程中被放下,每個人不論貧富種族,都在政治上有平等的權利,而近日富豪赴京卻赤裸裸地展示出,目前有些人的政治權利,比絕大部份的人都要多。
周保松指出,對民主的實踐過程,一種理解是「民主如市場」,每個人都是以極大化自身利益為本自利者,選民與候選人間也是一種交易關係。他以蘇格蘭獨立公投為例,指出蘇格蘭在投下一票之前,考慮的都是整體利益,追求不同於市場模式的價值,值得習慣以經濟人的身份去作抉擇的港人反思。蘇格蘭公投決定獨或統,最後佔45%的獨立派失望,但依然尊重最終結果,無暴動等反抗行動,是十分成熟的表現。

「我們是自己的主人」

講課的尾聲,他指出很多人或深知民主的好處,但以難以實現、徒勞無功為由,「我不同意這種務實主義的想法,我活在這世界中,我就是世界的一部份;我改變,世界也會跟着改變」,勉勵眾人應繼續為民主努力,「最重要的改變是我們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自身,以及過生活,唔好睇小自己的力量」,指近日建築系、醫學系等非政治學科都有學生成立政改關注組,可見改變的力量已起作用,「我們不是世界的異鄉人,我們是自己的主人,我們有正當、合理權利去爭取與表達。我們改變,世界就會改變」。其後,來自不同大學及科系學生、市民都踴躍發言,周笑言「問題都好好聽」。

中大女工小賣店免費提供涼茶,為參與罷課的師生及市民消暑。

【動LIVE】萬人罷課 蘋果全程直播:
和平佔中: http://occupycentral.appledaily.com
YouTube: http://bit.ly/occupy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