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冠事件影響 餅店紛轉用刺激需求荷蘭豬油加價兩成

強冠事件影響 餅店紛轉用刺激需求
荷蘭豬油加價兩成

【本報訊】台灣強冠豬油事件造成本港飲食業大災難,歐洲豬油立即有市有價,荷蘭豬油,每罐由強冠事件前賣約260元,升價兩成至最高310元,但為求有穩定貨源兼令食客安心,老餅店都惟有轉用。荷蘭駐港總領事莫尉峰(Wilfred Mohr)昨接受《蘋果》訪問時,也大派「定心丸」,指荷蘭豬油未見供不應求。
記者:陳凱迎

根據統計處數字,荷蘭是本港第二大豬油來源地,今年1至7月進口量達716,885公斤,僅次於首位台灣的1,763,408公斤,同期兩地豬油的貨值則分別為9,527,000港元,及18,947,000港元。其餘來源地則由多至少順序為加拿大、英國、土耳其、日本、中國和德國。
發生強冠劣質豬油事件後,港府計劃參考台灣做法,要求進口食用油時需有原產地官方證明。莫尉峰表示,相關要求不會影響荷蘭出口到本港的豬油貨量;相反,他曾向當地有份為本港供應豬油的公司了解,知道過去數周本港對荷蘭豬油的需求上升,卻認為業界毋須擔心會供不應求,「運輸是需要一點時間,但現有的存貨仍然足夠」。
有老字號餅家透露,荷蘭豬油來貨價近期急升,強冠豬油被揭有問題前,供應商由每罐15公斤裝賣240元至260元,近日卻漲價至每罐290元至310元。

規管達歐盟水平

莫尉峰稱,沒有荷蘭豬油價格的最新數字,但認為荷蘭豬油是「貴得有道理」,「當地人工較高,牽涉的運輸費用也較高,但你買到的是安全品質,我相信仍然有人會用高價購買」。莫說,荷蘭對豬油的規管達歐盟水平,政府部門會派人到農場檢查豬隻狀況,健康的才用作製造包括豬油在內的食材,用健康稍差的豬隻製作的豬油,會用來製作飼料。

不少食肆改用荷蘭出產的豬油。

港府在食油規管上又有甚麼可向荷蘭借鏡?莫認為,歐洲國家與食安相關的罰則夠高,一旦發生食物事故,涉事的公司多數要關門大吉,迫使食物製造商到食肆都不敢鬆懈,本港可多考慮整條「食物鏈」如何配合,以保障食物安全。荷蘭駐港總領事館農業官員王曉為則強調,於當地開設豬油廠的手續相當複雜,「山寨」豬油廠不可能存在。

【動LIVE】萬人罷課 蘋果全程直播:
和平佔中: http://occupycentral.appledaily.com
YouTube: http://bit.ly/occupy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