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
由「炒房」晉升至「老闆級」的財資高手,隨着市場環球化發展,加上金融風暴後自營坐盤(proprietary trading)監管成本極重,昔日「考眼光睇啱市」的坐盤莊家買少見少,本地財資市場型態近年呈「交易員少、銷售員多」趨勢。逾25年財資業務經驗、長駐獅城憑炒技出色獲升至星展集團執行委員會成員──星展財資及市場部總監伍維洪認為,與十年前相比,今日坐盤交易資本成本越來越重,收益貢獻佔比已縮細。
記者:劉美儀
伍維洪相信,交易收益帶動市場流通性,若不能維持一個良好運作的交易收益平台,銀行亦難以做好做大「零風險」的代客銷售業務,「(交易收益)其實係幫到整體業務發展」,所以是市場重要一環。正因為近年莊家數量減退,交易規模降低,無人護盤或有人坐盤但「(實力)坐唔穩」,才導致現時市場波幅動輒放大加劇。
財資收益未必屬投機
如人幣二手債市欠深度,發行期頂盡5年,但市場上很多大型退休基金對極長年期人債需求龐大,「要有市場莊家」撮合才能配對發行人與投資者之間,貨幣或年期掉期安排。
「除非亞洲市場大到好似美國咁流通」,債券期貨及利率工具有相若深度,「否則任何時候(區內)都有對沖風險存在」,引發交易需求。
現代財資業務的交易收益,定義不一定全等同投機炒賣,或昔日主動開盤對賭,他說交易來源可以是順應客盤業務鏈引伸的對沖風險需要,或運用行方資產負債表的過剩頭寸,藉利率曲線走勢進行風險操盤(gaping)。另外銀行因為包銷了部份客戶業務,市場深度不足卻難覓對手平倉,「冇辦法要坐(盤)住先」才形成;像現時人幣利率掉期,根本無法覆蓋所有期限完全對沖,「銀行點都要承擔一些操盤風險」。
憑炒技出色升至老闆級賓架,本地第一代炒房鼻祖,當數花旗前香港區行長兼前財爺梁錦松、已退休的花旗集團前執行委員會成員兼執行副總裁黃逸思、伍維洪「伯樂」──星展集團前副主席黃鋼城等輩。但如今交易高手已絕無僅有,伍維洪算是市場中少數,2009年晉身星展集團執行委員會成員,是現時9名成員中,唯一土生土長再入坡籍的港人。
料美國難提早加息
星展財資及市場部收益分佈,目前客戶銷售與交易收益佔比,從十年前約七三之比,已調整至今各佔五成,自營坐盤則僅佔交易收益中約5至10%。他表示,五五比例對星展是最優化模式,期望未來能在利率及衍生工具交易、有抵押回購市場上,扮演更活躍角色。
交易員出身「賓架」的另一特色,是從不吝嗇分享市場觸覺及眼光。訪問當天適逢聯儲局會議前夕,市場聚焦會後聲明,會否剔除「一段頗長時間」內維持超低利率措辭。
結果雖尚待揭盅,但伍維洪已斷言,儲局主席耶倫「鴿派基因」突變機會微,故10年期美債長息,料介乎2.7至2.75厘,預期美國明年第3季才會加息。他指美國實質數據不能說差,「亦唔覺得好正」,未必支持提早加息,市場經常浮現提早加息憂慮,可能與投資者「揸錯長短倉」要轉身有關,交易員睇錯市後急速斬倉,亦令長息頻繁竄動。
【動LIVE】萬人罷課 蘋果全程直播:
和平佔中: http://occupycentral.appledaily.com
YouTube: http://bit.ly/occupy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