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企業查詢來港上市增

德勤:企業查詢來港上市增

【滬港互通】
市場千呼萬喚的滬港通,如一切順利將於下個月開動。滬港通除惠及兩地券商外,亦為金融專業服務帶來商機。由「清盤王」再升至現時負責掌管德勤於華南地區業務的黎嘉恩亦明言「(商機)一定有」,又指滬港通雖未開鑼,但過去數個月的上市及借殼查詢數目有明顯增加。
黎嘉恩表示,「滬港通是中國市場對外開放一個重要策略,有利香港與內地資本市場聯繫。尤其內地A股(新股上市審批)仍然好慢,系統未夠完善,所以吸引更多企業來港。甚至跨國企業亦考慮來港做第二上市」。他指滬港通效應已出現,「(自4月公佈滬港通以來)客戶的查詢有明顯增加,有時未必是上市,買賣殼亦有」。
黎嘉恩提到,內地企業對金融服務的要求已轉趨多元化,「對專業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不單單是核數,仲有內部控制、兩地交易規則、結算及報告規定、公司管治及稅務規劃等,全部也是好基本的需求」。

倡財匯局添業界人士

現時德勤為超過380間本地上市公司作審計,佔約兩成市佔率,為四大會計師樓的龍頭。對於政府剛於上周五結束的加強上市公司核數師監管諮詢,會計師公會日後或須將調查及處分的權力交予財務匯報局,作為持分者的黎嘉恩認為仍難以判定孰好孰壞,「由會計師公會處理,他們知道實際情況是怎樣。至於財匯局就給予獨立的感覺,獨立自然就會有公正印象」。
他認為若由財匯局接手,最重要是未來局方的監察方法是否可行,黎嘉恩再三強調,「(財匯局)一定要加返更多業界人士」。不過,財匯局主席潘祖明上周卻指局內成員會以非業界及非執業人士為主,以保持獨立性。
業界反彈最大的是建議對會計師最高罰款由50萬元增至1,000萬元,黎嘉恩認為罰則過重,一味加重懲罰會計師只是治標不治本,無法有效杜絕問題。企業有意隱瞞問題賬目並不困難,「審計員不是調查員,企業要設計去『裝』一個審計員,其實不難」。

記者:吳永強

【動LIVE】萬人罷課 蘋果全程直播:
和平佔中: http://occupycentral.appledaily.com
YouTube: http://bit.ly/occupy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