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觀點:買樓不如買股債

基金觀點:買樓不如買股債

房地產物業一向是香港投資者的主要投資工具,但隨着樓價屢破高位,市場人士普遍預期樓價下跌風險已高於上升潛力,投資者是否還要死心塌地追捧樓市?如果以目前房產價值與租金獲益的增長比例來計算,目前一般房產的租務回報約為2厘,豪宅更只得1厘。既然如此,何不考慮投資全球股票或高息債券?

揀高息股有三大原則

香港投資者向來鍾情投資美元高息債券多於全球高息股票,以求爭取更多利息,但其實近三年,美元高息債券與全球高息股票的息率差距極少,截至2013年7月,美元高息債券約5厘,全球高息股票約4厘,但在2008至2009年,開始出現變化,美元高息債券的息率明顯上升,繼而下降,這與市場供求有很大關係。當市場出現大量投資者追捧高息債券時,發行公司即使減低息率亦獲支持,從而導致息率下降。另外,值得目前持有高息債券人士留意的是,當市場普遍持有高息債券時,假如債券市場出現波動而缺乏接手買家,持有人有可能面對較大損失。這是投資者需要注意的事情。

至於考慮改投收息股票作為增加財富的工具時,投資者亦要評估當中的風險及回報是否合理,過去五年,全球高息股票的累積回報,高於市民熟悉的香港股票及內地股票;息率比較方面差別不大,而現時全球高息股票的年息率約為4.1厘,至於亞洲高息股票的年息率則為4.3厘。從這一點來看,亞洲高息股票的年息率似乎略高,但是,在這五年間,全球高息股票的回報率,每年皆為正數,相反亞洲高息股票的回報表現則錄得明顯波幅,其中,在2011年更出現負數。
最終投資者決定採取哪項投資工具,自然要視乎每個人的投資心理質素及目標而定。不過,歸納來說,我們建議投資者在選擇高息股時可考慮三大原則:(1)留意股息派發往績,選取較具穩定派息率的股票;(2)留意企業基本因素,如現金流變化、貸款情況、資本支出,其中資本支出要特別留意,因為即使目前派高息,惟有機會因而減低公司未來的競爭力,影響股價;(3)做好質量研究分析,如企業管理質素、業務優勢等。

百達資產管理PICTET

【動LIVE】萬人罷課 蘋果全程直播:
和平佔中: http://occupycentral.appledaily.com
YouTube: http://bit.ly/occupy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