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ver:菲律賓籃壇 - 喬靖夫

Sunday Fever:菲律賓籃壇 - 喬靖夫

早前落幕的籃球世界盃有段小奇蹟︰菲律賓隊(圖)睽違30多年再次取得參賽資格,最後雖1勝4負分組賽就被淘汰,但竟先與勁旅克羅地亞戰至加時,再幾乎爆大冷打贏前世界冠軍/奧運金牌、FIBA世界排名第3的阿根廷,僅以4分落敗!
香港人或許少留意,近鄰菲律賓其實是個對籃球極狂熱的國度。最近剛看畢一本書《Pacific Rims》,是美國研究生Rafe Bartholomew為探討菲島籃球文化,在當地住了3年後寫成的。菲律賓因曾受美國統治,很早接受籃球洗禮,50年代更曾是國際勁旅,贏得世錦賽銅牌。菲律賓PBA成立於1975年,是NBA外現存最歷史悠久的職業籃球聯賽。也正因為PBA,菲律賓頂尖球員都投身職業籃壇,無法再參加國際業餘賽事(直到92年奧運美國「夢幻隊」才解除此限制),令菲國家隊自70年代開始衰落。
今次菲律賓打出這種水準,甚得力於歸化入籍的前NBA中鋒布拉治(FIBA容許1名歸化球員上陣)。正如其他亞洲職業聯賽,PBA的外援球員足以左右球隊實力平衡,整個PBA的賽制甚為獨特有趣︰PBA球季共分為3個分段盃賽,第1個「菲律賓盃」只容許本土球員比賽(也包括有菲律賓血統的外籍球員,其中以美籍菲裔最多);第2個「總裁盃」每隊容許派出1名身高6呎9吋以下的外援;第3個「省長盃」則把外援高度限制壓到6呎4吋。每年3個冠軍地位都一樣,不過在球迷眼中則仍以第一個「純種」冠軍最重要。
喬靖夫
小說家+武道狂+籃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