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層必須是政協 確保親共

領導層必須是政協 確保親共

【本報訊】同鄉會歷史源遠流長,初時主要由逃難至香港的內地人設立,目的是為協助同鄉在香港安定,並提供聯誼的場所。不過近年同鄉會變質淪為中共統戰基地,不但負責統籌的社團總會由非同鄉領導,同鄉會為配合社團總會擴展更招收非同鄉會員,在需要時為建制派作政治動員;有老會員指中央是透過同鄉會籠絡群眾,為普選作準備。
以廣西社團總會為例,上屆和今屆的會長王惠貞和鄧清河都根本不是廣西人,王惠貞祖籍廣東潮陽,鄧清河是廣東寶安人,二人均同任廣東社團總會的榮譽會長。廣西社總的常務副會長中亦包括祖籍廣東揭東的蔡加讚,他們都是因擔任廣西政協常委而成為廣西社總高層。
除了領導層「去廣西化」外,廣西社總對屬會的規定亦令同鄉會變質。記者取得一份廣西社團總會發出的「屬會守則」,當中列明十四市屬會(即桂林、北海、欽州等14個廣西城市的同鄉會)的董事局必須由政協委員組成,變相強制同鄉會進行政治審查,確保同鄉會的管理層在政治上立場親共。

招新會員列明要年輕

總會會向屬會的活動提供資助,不過活動須由一個由總會會長和常務副會長組成的審批委員會審批,亦必須以招收新會員為目的,而且規定出席活動的人數中須有三成人是新會員;招收對象亦不再限於桂籍同鄉,守則列明「年輕會員」和「對總會宗旨認同的香港市民」亦是屬會的目標。
活動完成後,屬會要向總會呈交新會員的資料,總會核對過與現有會員沒有重複,才會發放資助。若出現重複,資助額將被扣減;若重複超過一成,資助更會被取消。有熟悉總會運作人士指,屬會每年都要向總會上繳過萬元的會費,因此大部份都會積極招收會員,「要收夠三成新會員達標」,才可換取更多資助舉辦活動。
廣西同鄉會老會員趙耀華指,統戰部主要在深圳接見各大社團總會的領導層,再由他們向屬會轉達指示。他直言,中央有組織地利用同鄉組織籠絡群眾,就是為2017年普選奠下基礎,增加中央對選情的把握。他批評種種規定已扭曲同鄉會互助聯誼的本質,慨嘆同鄉會領導紛紛報大會員數目邀功,「淨係有嘢食有嘢送先出現,算咩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