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踏入秋季,隨着早晚天氣轉涼、濕度下降,形成乾燥氣候,若不注意日常生活細節與飲食,兼工作壓力、睡眠不足,隨時被「秋老虎」侵襲。中醫師指出,熱底、陰血虧虛人士容易有「秋燥」症狀,即口乾、眼乾、皮膚乾、咳嗽甚至流鼻血。秋燥可誘發肺系疾病,吃蓮藕、淮山、雪耳及雪梨等食材,有潤燥潤肺,改善秋燥作用。
記者:梁麗兒
註冊中醫師何慧潔表示,由炎熱潮濕的夏天,轉為乾燥有涼風的秋天,可影響人體的肺氣升降功能。中醫學而言,秋天主肺,令人特別容易有秋燥症狀,並誘發肺系疾病,如鼻敏感、傷風感冒、咳嗽及支氣管炎等。臨床診症中,近期整體逾半病人因肺系疾病求醫,其次為秋燥引起的脾胃問題或濕疹疾病。
秋燥主要與氣候變化有關,與內在產生的燥熱不同。前者屬外淫,反映身體的津液不足,患者會有口乾、喉嚨乾、眼乾、鼻乾及皮膚乾、咳嗽無痰,或痰少而微黃等症狀,嚴重會有流鼻血現象。本身屬熱底人士,即工作壓力大、經常捱夜、多煙酒,有口乾、脾氣暴躁,比較容易有秋燥症狀。體質屬陰血虧虛,如經常心煩、咽乾、大便乾結等,尤其踏入更年期的女性,也容易受秋燥困擾。
她說,在秋季,萬物處於收藏、肅殺的狀態,所以秋冬養生應以養陰潤燥為主,市民可採用中醫食療,改善秋燥症狀。在秋季當造的食材特別適合,例如用生蓮藕榨汁飲用,有清熱涼血作用,可減少秋燥引起的乾咳、流鼻血症狀。進食煮熟的蓮藕,另有健脾胃的作用,十分適合秋季進食。
其他如百合可養陰潤肺、雪梨可清肺潤燥、馬蹄則可清肺生津。此外,雪耳有滋陰潤肺作用,可用於秋天陰虛咳嗽的患者身上;間中飲用雪耳百合糖水,都有滋陰潤肺的功效。另不妨自家製作蘋果雪梨螺頭湯,有潤燥生津作用,適合有乾咳、咽乾喉涸的陰虛火旺人士飲用。
凍飲損陽氣 臘腸易瀉
秋燥同時會引起脾胃方面疾病,市民在長夏,即夏天轉秋季、約8至9月期間,吃太多生冷食物,或飲太多冷凍飲品,容易損害脾胃的陽氣。踏入秋天後,每當吃肥膩食物時,如月餅、臘腸,便容易有泄瀉、腸胃炎等症狀。她建議多吃健脾食材,如淮山、蓮子等。除肺、脾胃會受秋燥影響外,皮膚都因而變乾燥,加劇濕疹患者的病情,患者也需多加保養。
雪耳百合糖水
材 料︰
乾雪耳2個、百合2両、冰糖適量
做 法︰
1.把雪耳及百合浸泡3小時
2.用10至12碗水煲45分鐘
3.加入冰糖調味即成
作 用︰
滋陰潤肺
雪耳有補充皮膚膠質作用
注 意︰
1.適合陰虛人士,如皮膚乾燥、夜睡及睡眠差、多夢
2.脾胃虛弱及泄瀉人士不宜
資料來源:註冊中醫師何慧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