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研列印肝臟 本港起步遲

外國研列印肝臟 本港起步遲

【尚待改良】
廉價3D打印義肢近年在外國興起,有專家甚至已發展到準備用細胞作材料,打印出「肝臟」以供移植用。本港醫療界對3D列印應用現仍在起步階段,例如多間醫院會用3D打印矯形鞋墊,亦有醫科生會3D打印頭骨、膝頭等作研究。義肢及矯形師謝志勇認為,3D打印的機械義肢成本雖較其他傳統義肢低,但實質功能或質量現時仍未及傳統義肢,建議再加改良才廣泛應用。
謝志勇解釋,傳統手部功能性義肢一般可提起3公斤至7公斤的重量,但今次造成的初版3D打印機械手,雖然價錢廉宜,但只可拿起容量百多毫升的樽裝水。
謝認為要令3D打印機械手能在日常生活廣泛使用,先要改善握力,例如加強電池及摩打,令其至少可以拿到500毫升裝的水,實用價值才能提高。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