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追估價追到氣咳,旺市時永遠跟不上估價,若市民真的以超過估值上車,也可以有另途填補差額。銀行大多數以三間或以上估價行來決定單位估值,有時因買家財政能力也會出現估價不足情況,正如本欄早前所指,儲起過去三個月糧單及水電煤單據外,還準備一位直系親屬的物業按揭紀錄,如父母、兄弟或姐妹等入息和物業文件,如出現現金掹掹緊,那就以擔保人形式作為借貸人的後盾,如行這步,當然要向擔保人講清楚日後的責任或風險,若第一借貸人未能如期供款,擔保人要履行還款責任。
若欠供款太多,銀行才會進行追收或甚至沒收單位;如城中一名投資者,欠供多間洋房借貸供款半年後,被銀行申請以銀主身份接管物業,並按程序安排物業放售,但因借貸人向銀行申請延期接管,並自資出廣告及安排代理商放售,以及在指定限期內出售物業來填數,一般銀行也不會那麼快便接管物業,當然若未能如期出售償還貸款就作別論。
目前投資氣氛轉佳,如叫價合理及業權清晰,出售的難度不會太大。對銀行而言,不是想接管物業,主要是回收貸款,若借貸人有心還債,亦不會逼得太緊。
另外對於一名內地少婦持有的九龍站特色戶放售事宜,正在私人放售與銀行接管期之間,會否變成銀主盤那便要看短期內能否出售了。
劉兆昌
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www.HKLa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