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國」(IS)先後發放三段斬首影片,恫嚇不成反被美國組織聯盟孤立及圍剿。IS在前日(周五)播放的最新人質影片中改變策略,由被俘虜的43歲英國攝影記者坎特利(John Cantlie)以「理性」新聞報道形式,控訴英美政府肆意興動干戈,聲言要揭穿IS被西方傳媒扭曲的真相。
這段長約三分鐘影片,以莎士比亞的名句「請聽我說」(Lend me your ears)為題 ,身穿橙色囚衣的坎特利獨坐在漆黑的背幕前,面容蒼白,眼眶紫青,似受過虐打,但他信誓旦旦地說:「我知道你會認為,『他現被囚,遭人用槍指着頭才被迫這樣做,對吧?』我的確是俘虜,但我已被政府遺棄,命運由IS掌握,已沒有東西可以失去。」
他指摘英美沒有吸取在阿富汗及伊拉克的教訓,再次發動贏不了的戰爭,又不肯像歐洲各國般與IS談判,令營救失敗。他又斥責西方傳媒歪曲事實,揚言會發放更多影片,揭露IS在制度和動機背後的「真面目」。
倫敦大學英皇學院諾伊曼教授(Peter Neumann)指出,過去IS表現兇殘,令西方國家容易將他們塑造成「非要鏟除不可的蠻夷」;IS四面受敵下被迫裝出一副理性姿態,誘使西方國家與他們談判。但諾伊曼相信,IS此時改變策略,亦難以扭轉被圍攻的局面。
人質與威廉王子友好
坎特利曾為英國《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等供稿,2008年時在一次慈善電單車活動中認識威廉王子及哈利王子,成為朋友。2012年到敍利亞採訪時被擄,七日後逃脫,四個月後再闖敍國,至今已被囚禁22個月。
另一方面,美國前日首次在沒有伊拉克及庫爾德部隊的配合下,派戰鬥機轟炸IS的訓練營,當時地面有約40名聖戰分子,部份人被炸死,同時有建築物及汽車被摧毀。法國亦首次加入了空襲,昨日派出「疾風」(Rafale)戰鬥機空襲伊拉克東北部一處IS據點。
法新社/路透社/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