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揀油貼士】
市面食油種類眾多,市民應如何作出健康選擇?植物油含有的飽和脂肪比較少,尤其芥花籽油、橄欖油,它們同時含有較高的單元不飽和脂肪,有助保護心血管健康。採用蒸煮等烹調方法,比較健康及減少用油;烹調時使用噴油壺,有助控制用油份量。
可保護心血管
註冊營養師潘仕寶表示,成人每日從飲食攝取1,500至1,800卡路里計算,煮食所使用的食油最好為4至6茶匙,即不多於6茶匙。揀油首選飽和脂肪比例較低的食油,如葵花籽油的飽和脂肪含量僅8%;葡萄籽油及粟米油分別含10%和14%飽和脂肪。豬油及牛油含大量飽和脂肪,分別為41%及66%,不建議長期用於煮食。
單元不飽和脂肪、多元不飽和脂肪都有保護心血管的作用,前者更可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水平。世衞曾引述研究指出,市民若從飲食中,盡量以多元不飽和脂肪取代飽和脂肪,可減低因冠心病死亡的風險。故選擇含上述脂肪的食油,也對身體有益,如橄欖油含75%單元不飽和脂肪。市民購買食油前,宜留意其包裝上的營養標籤資料。
採用健康的烹調方法,例如蒸、煮、烚或灼食物,可減少用油。市民若常以煎炸方法烹調食物,容易超出每日不多於6茶匙的用油標準,不但會攝取過量油份,也會因高溫及長時間烹調,導致吸收當中有害致癌物。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