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熱線助泛民贏民意(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關焯照) - 關焯照

舉報熱線助泛民贏民意
(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關焯照) - 關焯照

自從人大常委會在上月底為2017年普選特首制訂「落閘」方案後,即時引起社會爭議。在「落閘」決定宣佈後的首個星期,《明報》及無綫電視分別進行民意調查,了解市民對人大政改方案的支持程度。整體而言,雖然距離已收窄,但支持人大的政改方案仍然佔優勢。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在《明報》公佈民調結果後接受傳媒訪問,表示在民主派最不滿的情況下,民意仍然無大幅反彈,令反對方案人士未取得過半民意支持。他更指出《明報》的民調反映香港市民理性實務,不排除激情過後,支持人大方案的人數會上升。
不過,世事如棋局局新。踏入人大「落閘」後的第二星期,民情似乎有明顯變化。根據《南華早報》委託香港民意研究計劃進行的民調,結果顯示有48%市民認為立法會應該否決人大方案,而認為應該通過的則有39%。這是由今年5月至今,第一個民調顯示2017年一人一票普選特首方案的支持比率落後於不支持比率,反映越來越多市民不接受以人大制訂的政改框架去普選特首。
民意為甚麼會逆轉?如果讀者有留意《南華早報》的調查日期是由今個月4日至11日進行,便會得到一些啟示。這期間發生了一件令社會各界非常反感的事──在9月8日,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下稱「大聯盟」)推出一個名為「學校家長救救孩子」的行動,並設立熱線讓市民(包括學生)舉報校內參與策動和招攬參加罷課或佔中的人等資料,大聯盟並會將收集的資料向教育局及校方匯報,甚至會公開學校名稱。
當大聯盟宣稱設下舉報熱線,立刻引起全城譁然,尤其是教育界紛紛質疑大聯盟干預學校內政,加上學生罷課不是犯法,因此,整個行動變得出師無名,而更令不少市民反感的,是它在鼓吹校園的舉報文化。
大家可以細想,絕大部份家長希望學校能夠教好自己的兒女,不但知識能夠學以致用,而且更要學好品德。一旦學校舉報文化植根於校園內,學生的成長必被影響,因此大部份家長對所謂「學校家長救救孩子」的舉報熱線感到憂慮。
2012年的國教風波已顯示香港家長對兒女在學校的學習和成長非常關注。現在大聯盟竟然在校內推動令人不安的舉報文化,大家可以想像家長們會對大聯盟有何反應。當然是以行動反對他們啦!
加上有部份市民在大聯盟設立熱線後即進行報復行動,狂打熱線令到熱線癱瘓,筆者估計今次《南華早報》的民調結果極可能是反映很多市民認為「學校家長救救孩子」行動做得太過份。因此,決定以否決人大政改方案作為一種宣示憤怒的手法。當然,筆者也不排除在過去兩個星期多,市民由傳媒報道、報章評論和烽煙節目的辯論得到更多資訊去作出否決方案的決定。
倘若大家有留意今個星期三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特首民望調查報告,可見到特首梁振英在9月上旬的支持度評分為42分,較上次調查下跌了3分。如果以他的歷史低位40分作比較,今次梁振英的支持度評分已是他上任以來的第三最低分。究竟特首在最近幾星期做了甚麼錯事而令他的民望評分明顯下跌,筆者的猜測是與舉報熱線有關,因為政府沒有公開反對設立舉報熱線,引致部份市民給予梁振英較低的評分。
從來民情的擺動可以變得很快,現在泛民佔優並不表示在立法會投票前仍可以維持民意。但今次民意改變之快,肯定是研究政治學者的一個好題材。至於筆者,我只希望能夠盡快知道立法會會否通過政改方案,因為建制和泛民僵持太久,對香港也不是好事。
http://acecentre.hk

關焯照
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