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是一種絕妙的節奏。
不徐不疾,不趕不忙。
我城城西,向來是慢調的棲息地,可是地下有一條巨龍,正蓄勢待發,趕在年底前把西區接通忙碌的大都市生活。
方便,的確是會方便了很多很多。然而悠閒,注定是和速度背道而馳。
遊西區,我還是喜歡那隻特立獨行的城市蝸牛──電車。叮叮叮叮,滋油淡定,在路軌上散步,以適當的步調,帶你看見蛻變於快慢之間的城西風景。
記者:陳詠敏
攝影:陳永威、林栢鈞
等待遇上120
坐電車,不急,也急不來。
一站站的停。一吋吋的移動。既然着急不得,我索性故意等待,等待120電車的出現。
120是香港現存最古舊的電車型號,最特別的,是它的椅子還是昔日的藤椅設計,全港唯一;樓梯底下亦保留了從前售票員的座位,車身還是經典的綠色。其他電車一架車只賣一個廣告,120電車卻把車頭車尾車身分成八個廣告位置,電車公司有心,還特意把位置留給老藥行客戶,像何濟公藥廠、燮和堂、傷風克、十靈丹……看見它,特別是走在古老的西環街上,就像時光倒流一樣。
120電車沒有固定的行車路線,能遇上這架活古董,是緣份,是幸運。有時在往西環的路上碰上它,就算沒有目的地,我還是忍不住跳上去,叮叮,叮叮,遊一趟電車河,讓120陪我一站站的細看城西風景。
韓娘閃亮老區 OPPA CHICKEN
隨着地鐵通車越近,西區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食肆種類越來越多元化。連年輕人的韓風熱潮也吹到這個老區來了。老人家大概不知道OPPA是大哥的意思,應該也不懂得「星星熱潮」令炸雞紅起來。可是OPPA CHICKEN還是出現在他們的社區了。
老闆娘Annie是典型韓國姑娘,高䠷白淨,韓式化妝的眼線又細又翹,唇膏紅紅, 非常搶眼。她嫁來香港多年,住在西區,又愛下廚,便索性開一間韓式小店。
最初她也擔心這一區人口比較老,但想到這鄰近大學又越來越多外國人,便決心一試。她做的韓菜五花八門,熱潮中的炸雞、安東雞;傳統的魚春海鮮鍋;家常的炒五花肉……只要她會做的都賣,加上小店只有十多個座位,感覺就像到了韓國朋友家作客一樣。Annie也的確把店子當家,日夜不停地大聲播放着K-pop,晚上更會調暗燈光放出投射,像夜店一樣,為西營盤添活力。
皇后大道西419號地下M號舖
愛爾蘭小鎮嗅海水味 KINSALE
堅尼地城,城西之西。除了要去中聯辦抗議,很少到訪。近年卻有多間西式食肆進駐,讓這海邊小社區成了飲食熱點。最新又開了KINSALE。
我地理不好,不知道Kinsale原來是愛爾蘭一個小鎮,人口只有二千人,餐廳卻有50多家,又以海鮮聞名,是不少當地人度假的勝地。聽說Kinsale沿海而立,懸崖處處,風高浪急。聽來,颱風來襲時的西環海邊應該跟它有點相像。也難怪店內的裝修都有很多海洋元素。
KINSALE是家庭式西餐,菜式不拘一格,有意粉、薄餅、牛扒,可我還是覺得,在這間嗅得到海水氣味的餐廳,還是吃些愛爾蘭風格的海鮮菜比較對胃口。
像漁民批,用了大量海鮮粒加上薯蓉。煎鱸魚皮脆肉嫩,底下墊了一層海鮮周打,像湯又像汁。這兒的蟹餅更是真材實料,每一啖都是一絲絲的蟹肉,吃的人非常過癮。
我問愛爾蘭籍老闆,他是不是因為看中了地鐵快要通車,所以在這兒開餐廳?他笑笑說:「我是為了這片海。我覺得看見海的地方都會令人快樂。」
堅尼地城新海旁3-5號五福大廈地下3號
聽經典金曲室內掃街 巷仔見
叮叮。電車來到西行線的尾段。大集團也來到了。
巷仔見是大家樂集團的新品牌,幸好此店不在地溝油問題食店名單之列。因為選址在這個生活的社區,頗有心思地換了一個經營模式。不是大大間的自助快餐,而是小小一間有人招呼的小店。吃的不是連鎖式快餐食物,而是以地道小吃和廣東麵食作主力。小時候掃街的食物如碗仔翅、生菜魚肉、煎釀三寶、薄罉、雲吞麵,統統在這兒吃得到。用料、師傅也是特別為這間店而設,例如師傅多是出身麵家,煎釀三寶的鯪魚肉也是100%魚肉,沒摻麵粉。店內還大賣香港風情,以摺凳作裝飾,用公雞碗餐具,還無限loop林子祥、徐小鳳、陳百強、羅文的經典老歌。吃着碗仔翅,耳邊傳來一首羅文先生的老歌:「知否世事常變,變幻原是永恒。」我們都知,城西在變。
堅尼地城士美菲路43號美菲閣地下12及14號舖
貓街探明星 BoBo姐與靚仔
城西的風景中,有很多貓。
人人都知道尖東忌廉哥,可是西區街坊只認識西營盤正街BoBo姐。BoBo姐是國華乾洗公司的生招牌,洗衣店經營了卅多年,老闆阿萍和阿偉養了BoBo亦廿載, 天天為牠着裙仔,有如fashion show一樣,引得街坊日日來看牠,成了區內景點。BoBo姐有十多件衫,全是粉絲送的,有短裙仔,有運動裝,還有新年專用唐裝,天天坐在門前展示, 有如櫥窗的模特兒。拐一個彎,梅芳街上的袁全海產內也有一隻蝙蝠俠貓咪「靚仔」。牠的黑色紋理正好蓋住半張臉,加上一臉冷峻,十足Batman一樣,也是愛拍貓朋友的集郵對象。
國華乾洗
皇后大道西299號A地下(正街)
袁全海產
西營盤梅芳街24號
按編號買鞋 正佳鞋
幾十年來,正佳鞋業公司為西區莘莘學子提供了一雙雙上學皮鞋。 這兒專營上學鞋,很古老地每雙鞋子都有一個編號,在櫥窗看中了款式,便把號碼記下來告訴老闆,是從前買鞋的方法,新一代大概都沒試過了。
西邊街16號地下
餐具控尋寶 福元成記
福元成記開在正街路邊,不闊不深,貼牆而設,一叠叠碗盤杯盅堆得高高的,像是附牆而生的攀藤植物一樣。這兒有很多碗盤,經典的公雞碗、四季平安碗、萬壽無疆碗等都可以在這裏買得到。老闆還會不時翻出幾十年前的存貨,老古董,街坊價,是餐具控的尋寶勝地。
皇后大道西299號(正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