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記者盧燕儀、何家達 蘇格蘭直擊】
蘇格蘭獨立公投統獨選情吃緊,勝負難料,英國為阻止蘇格蘭脫英,開出給予蘇格蘭「最大自治」的期票,原則上類似中國在1980年代香港前途談判時給予港人「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承諾,但香港回歸後「高度自治」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向北看,反觀蘇格蘭人卻可趁公投契機尋求更大自治甚或獨立。
58歲會計師戴維斯表明會投獨立一票,對於首相卡梅倫、副首相克萊格及工黨領袖文立彬承諾給予蘇格蘭最大自治不屑一顧,「當蘇格蘭和倫敦談判獨立公投時,曾經提過就兩條問題表決,一是獨立,二是最大自治,但西敏寺斷然否決後者。現在選情緊湊,他們卻跑過來說最大自治。我不相信他們」。
一直關心香港政治發展的格拉斯哥大學政治系講師倫德伯格(Thomas Lundberg)指出,原則上,英國承諾給予蘇格蘭最大自治,跟中國給香港高度自治很類似,但發展方向卻迥異。
他指出,最大自治是一種過渡安排,往往是獨立前奏,冰島是最佳例子。最大自治是一種對不同的包容,在西方國家裏有不少類似的放權安排,也反映西方社會對民主價值及放權的重視,雖然英國目前拚命討回蘇格蘭人歡心,但他也得承認在芸芸歐洲多國中,英國包容之心最大。
香港及澳門的情況恰恰相反,從擁有一定自治走向更融合中國,他明白香港人為何感到憂慮:「中國走向更大分權是件好事。我知道,理論上他們有,但實際上是中國上層總有許多微型管治,直至將權力延伸到地方層面。」他認為:「若評論家是正確,我們見到香港自治被削弱,這不僅對香港是件憾事,對中國內地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