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風波】
【本報訊】地溝油風暴掀起港台市民恐慌。食物及衞生局與環境局昨開會,建議立法規管生產及進出口食用油,包括不可使用廢食油生產食用油,及設廢食油回收發牌制度,但未有時間表。立法會議員擔心,立法前的真空期未能保障市民,促政府先以行政手段要求廢食油回收商自願登記,及食肆提交廢食油流向資料。
記者:陳沛冰
有食油業界人士表示,多年來有不法商人用廢食油或劣質油,製成供人食用油出口,政府現時才立法規管,「遲做好過無做」。
地溝油風波發生兩周,食衞局及環境局昨首次開會,建議立法或修例加強規管食用油,包括規定不可用「經使用煮食油」或劣質油製造食用油,及設立法定食用油標準。所有進口、銷售及生產食用油必須符合有關規定,否則即屬違法。
參考台灣做法,日後本港進口食用油需原產地官方證明。地溝油風波揭發香港金寶運將飼料用豬油當成食用油,出售予台灣強冠,當局建議日後出口食用油,要領取出口許可證及官方證書,證明符合食用油標準。
因應現時疑有不法商人向食肆回收廢食油轉製為食油出售,當局透過修改食肆及食物製造牌條款,規定食肆將廢食油交予環保署認可的回收商,並要保存紀錄。當局會於本年底至明年初就立法建議諮詢公眾,諮詢或需數月。
再有41店涉用問題油
立法會議員胡志偉表示,去年3月立法會通過動議辯論,加強規管回收廢食油,政府現在是後知後覺,但方向正確。他指政府應縮短諮詢期,及在立法前的真空期要求廢食油回收商自動登記,否則日後未必獲發牌;以及修改食肆發牌條款,要求食肆提供廢食油去向資料,才能盡快掌握廢食油流向。昨約百名飲食業界出席業界論壇,與食物安全中心討論加強規管食用油。香港餐飲聯業協會總幹事譚俠聲表示,贊成就回收廢油設立發牌制度。
此外,昨日新增41間有可能曾使用或分銷強冠豬油的食店,至今共有524間食肆上榜。新上榜的食肆新界區有22間,九龍區有14間及香港區有5間。食肆包括旺角廣東道富記、觀塘海濱道豚王,及分佈不同地區的麵包店。食安中心表示,接獲一間進口商要求更改食肆名單,但未確定是否需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