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她17歲,未婚懷孕,男友還在念中五。兒子10個月大的時候,男友另結新歡。沒親人也沒經濟能力,她只好放棄撫養權,骨肉分離。她很自責,惟有「賺多啲錢,畀最好嘅嘢我個仔」,彌補孩子成長路上失去的母愛。
「一有時間就探佢」
陸雅恩今年21歲,已是一子之母,兒子3歲。她來自破碎家庭,未見過母親,父親在她1歲時出走,由祖父母湊大。曾離家出走,入過女童院,在鏡頭面前她勇於剖白。17歲時珠胎暗結,誕下兒子後男友卻變心。那時她身無分文,要出來工作,卻沒人照顧兒子,「我唔想離開小朋友,因為成長過程好重要」。掙扎半年,無奈簽下協議書,放棄撫養權。
雅恩從沒放棄過兒子,「一有時間就探佢,唔想佢咁細個就覺得媽咪唔要佢」。她現職美容顧問,不斷進修,希望工作更上一層樓,有能力給予兒子最好的東西。回想那年17歲,同齡的女孩都在追尋夢想,她就在家換片餵奶,「後悔實會有,做任何嘢之前,都要諗清楚」。
譚啟煥今年26歲,育有三名子女。妻子16歲時意外懷孕,他沒察覺妻子患有產後抑鬱,常為瑣事吵架,最惡劣曾鬧離婚。後來經社工輔導,一起走過六年崎嶇路。
自稱是「超人爸爸」的林培基18歲時當上人父,長女今年6歲,次女3個月大。妻子意外懷孕時念中三,後來輟學結婚。當時培基當車房學徒,月入僅約5,000元,因婆媳不和要搬出來自住。他努力工作,夫妻胼手胝足捱過最艱難日子。
這三名年輕父母都是基督教信義會天使護航計劃的TLC小組成員。他們聯同六名本地藝術家,包括何家超、麥少峰和鄺志傑等,編寫一班基層年輕父母的經歷,結集成漫畫集《爸˙不得不愛你》,現正舉行展覽會。展期至本月28日,地點在灣仔茂羅街7號動漫基地3樓。
記者 王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