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鐵(066)大圍站項目收23份意向書後翌日急急招標。市傳項目作出多項條款修訂,除補地價由兩年前的127億元降至103.56億元外,另商場部份可分成A、B餐予發展商選擇「要定唔要」,「唔要」就由港鐵負擔75億元補地價。
記者:黃嘉銘
大圍站項目於周一下午接獲破紀錄的23份意向書後,港鐵昨宣佈項目即日起正式招標,下月13日下午二時截標。一如市場所料,項目補地價金額明顯回調,由兩年前的127億元,減18.5%至103.56億元,以總樓面270.2萬方呎計算,樓面每呎地價由4,700元降至3,833元。
是次大圍站項目即使調低了補地價金額至103.56億元,但已經是繼2010年3月,由會德豐(020)、新世界(017)合作投得的港鐵尖沙嘴柯士甸站C及D地盤後,單一補地價項目新高,當時兩地盤合共補地價117.07億元。可建2,900伙,最遲2022年落成。
若棄商場 港鐵付75億補價
不過,最令市場「意外」的改動,則為該項目樓面面積66.7萬方呎商場部份的條款修訂。消息人士指,港鐵因應市場情況及要求,令招標條款更具選擇空間及彈性,令發展商更靈活入標,兩年前指定要發展商於商場落成後與港鐵各佔一半權益之條款取消,改向發展商拋出A、B餐方案。
其一方案為中標發展商全權擁有商場,但該發展商需全數付103.56億元的補地價及建築成本;另一方案為「唔要」商場,交回港鐵擁有,港鐵會代為支付75億元補地價,但發展商仍要負責當中的建築成本。屈指一算,66.7萬方呎的商場連建築成本的樓面地價超過1.12萬元。
此外,兩年前的招標條款中列明,發展商可在銷售後所得利潤按比例分紅予港鐵,有關條款現改成在銷售後所得收益至總成本的七成後,就要分紅最少一成半予港鐵,假設全項目總投資成本約200億元,當發展商套現至140億元就要開始分予港鐵。有市場人士認為,港鐵此舉明顯是保障自身的收益,其內部人士可能認為未來樓市氣氛不穩,發展商隨時未必可追回成本。
有份獲邀參戰的會德豐(020)副主席梁志堅指,正了解招標條款,覺得較上次吸引,有興趣入標,但未知獨資抑或合資出擊。泛海國際(129)執行董事關堡林指,看好該區住宅前景,會研究項目。至於計劃參與商場發展的領匯(823),公司發言人指未能聯絡相關部門同事,未知是否有獲邀入標。
韋堅信測量師行估值董事林晉超估計,修訂條款後,料最多可有10份標書,仍然較看好大孖沙可以中標。
同區二手方面,鄰近的名城近期二手呎價介乎1.1萬至1.2萬元,居屋富嘉花園約9,000至1萬元。市場料大圍站他日推出時的一手呎價定必逾萬元。
【動Live】iPhone 6搶先玩,朝9晚5全港巡迴試機
http://bit.ly/liveiphon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