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貓係女人? - 陳嘉銘

阿貓係女人? - 陳嘉銘

那年在香港大學讀社會學,遇上筆名叫梁款的老師,見他總愛人前人後大曬掛在背包上的叮噹(他那一代不會說「多啦A夢」!)鎖匙扣,而背包裏,更有本印有Hello Kitty封面的記事簿。
他愛這兩隻貓,對我來說有點怪雞──中年教授因愛貓而賣萌,但都只是動漫貓,一隻更是半機械的,不是真貓。
上月商標公司Sanrio宣佈,Hello Kitty不是貓,卻是個女孩!我相信消息對梁款多少有點打擊,說愛貓,原來雙雙非貓!文人愛貓,是公認個性,而文人對虛構貓咪的想像,更容千變萬化──唯一難容,就是說貓原來不是貓,真如騙局!
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為何貓就是如此予人想像萬千?而文人愛貓,又為何矛盾地把貓說得像人,卻又難容真而為人?
普遍說法,是文人多把貓想成孤芳自賞,不像狗般總要取悅於人。然例外想像,可見Allan Poe與Stephen King小說描寫黑貓,就如鬼魅;魯迅筆下動物,就曾說貓愛折磨鼠,狡黠殘忍,而他自己也想過殺貓。
究其原因,是貓不如狗般,有全情「黐人」的個性,卻又會走近人群,亦步亦趨,以至這種有限度距離,豐富了人類對牠們神秘身影的想像。考古學推斷,貓被馴化而之為家貓,有九千多年歷史,可牠們的個性獨立,又似不完全自視作家庭成員,更沒有家犬守門口等等的實用價值;這亦成了考古懸案,未明為何人類收養貓隻,視為己出。
懸案有理,因為沿考古出發,會見貓在遠古根本不為人伸手可及,因為牠們非神即巫──前者是古埃及墓穴或神殿,都有壁畫繪貓及雕像;後者就是西方傳說所見黑貓被對等於邪靈或女巫,而十四世紀在歐洲肆虐的鼠疫,就曾被想到因與貓群和巫術有關,而把萬頭貓隻燒死。是故貓咪不是好東西,曾是小孩也懂的硬道理。
由遠觀而不可褻玩,到進佔現代家居與石屎森林,人類對貓咪的原初想像,已然不再;而因為貓成了人類唾手可及的密友,才告流行文化吸納,弄出雙雙足有四十多歲的多啦A夢和Hello Kitty,更有三十多歲的加菲貓──當然再推遠一點,會是伴隨荷里活有聲動畫技術而成長的Felix the Cat,都將近一百歲了。加菲與Felix,又是懶惰與跳脫而可堪對照的一對,想必也是原作者對家貓想像的投射,並以繪本和動畫呈現。
於此可見,貓咪原來在人類的想像裏,載浮載沉,終至今天深得寵愛。是故與其說我的良師梁款愛貓行為怪雞,倒不如承認,貓本身就是怪雞動物,能予文人甚或動漫創作者無限延伸,讓貓可以是來自未來日本的機械摰友,亦可以是居於美國家庭的寵壞伙伴。Hello Kitty被宣告是個女人,或是對粉絲的打擊,但想深一層,人貓同體,繼續曖昧,還不是更有延伸想像的刺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