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經濟今年持續溫和復蘇,不少投資者預期亞洲區出口主導的經濟體可受惠於外部需求增加。而南韓與台灣同樣對出口依賴甚深,但南韓市場表現未如台灣理想,令不少投資者感到費解。
由年初至8月底,南韓股市的確相對受壓, MSCI南韓指數以美元計僅上升4.2%,而當地政府更下調其經濟增長預期。反觀台灣股市錄得升幅, MSCI台灣指數同期以美元計上升13.1%,且增長勢頭強勁。
其實南韓經濟現時正面對若干問題,其中較令投資者擔憂的是本地生產總值數據遜於預期。官方的全年經濟增長預測在今年上半年持續下調,由最初的3.9%降至現時的3.7%,而當地第二季經濟按年增長3.6%,雖然數字本身並不算差,但仍然驚喜欠奉。
出口帶動經濟復蘇
不過南韓政府有見經濟增長放緩,已宣佈總值11.7萬億韓圜的刺激經濟方案,以期為小型企業及家庭提供資金。南韓央行亦決定放寬銀根,於8月份召開的會議上宣佈將利率調低25個基點。
企業方面,盈利表現令人失望,主要原因是南韓主要企業業績遜於預期。即使南韓企業2014年的預期盈利有所下調,但仍較亞洲(除日本)為高。另外,當地政府擬推行新法例,要求企業增加現金支出以提高工資、增加投資或增派股息,否則企業持有過高現金儲備,須面臨更高稅率,此項新法例料將成為未來企業業績的催化劑。
整體而言,南韓市場現時的估值仍低於長期平均水平,盈利前景仍屬吸引。短期內市場復蘇料由出口帶動,而隨着國內經濟信心回復,投資者情緒可望改善,故我們對南韓市場長期前景仍然樂觀。
王大智
摩根資產管理機構業務拓展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