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搓肚 刺激腸道蠕動

掌心搓肚 刺激腸道蠕動

【中醫意見】
在中醫角度,便秘與飲食、生活習慣及體質息息相關。常見為進食太多辛辣、煎炸食物,導致身體變得燥熱,如腸胃積熱,便會引起便秘,出現大便乾結等症狀。此外,OL經常久坐,都會令氣機鬱滯,糟粕內停,即大便在腸道停留,不能下行,都是便秘成因。
註冊中醫師陳敏表示,體虛如常生病、氣虛如經常無氣無力、「瞌眼瞓」等體質人士,也較易便秘。婦女產後失血太多,可造成血虛,令腸道津液失養引致便秘。一般長者較多屬陰虛體質,因大便乾結,也較難排便。此外,長期病患者長時間吃西藥,間中也會遇到便秘。
要預防便秘,她建議每朝起床後習慣上廁所,有助培養規律的排便。此外,可利用手掌心搓肚按摩,有刺激腸道蠕動作用,做法為順時針圍肚臍搓肚一分鐘,然後逆時針再搓一分鐘。
她又建議預防便秘的保健食療,將黑芝麻、合桃肉及松子仁磨成粉,再混入適量蜜糖成膏狀,空肚食用,每次一至兩湯匙,每日可食用一至兩次,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如腸胃積熱嚴重,便秘患者同時有口臭、口苦口乾症狀,可將兩錢大黃放入熱水內「焗水」飲用。
《蘋果》記者

通便食療

材料:
牛蒡300克
甘筍200克
雪耳30克
瘦肉500克
薑2片、鹽適量

做法:
1.將所有材料倒入煲內,加入2公升清水
2.煲滾後轉中火,合共煲約1小時
3.加入適量鹽調味即成

作用:
潤腸通便、幫助消化

資料來源:註冊中醫師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