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喬冠華和龔澎的女兒喬松都:五十來歲,眉宇間隱含着一股英氣,但提到母親時竟突然哽咽至泣不成聲,她說到今天她仍認為母親並沒有離開,每當有心事有煩惱便對着那張照片絮絮聒聒,總會得到一些壠示。
相信許多讀者也有這樣的經驗,我則直到今天耳邊仍不時響起母親的聲音,也和喬松都有一樣的習慣,生離死別的痛苦在歲月中平靜了下來,自己也已走到人生的暮年,更覺母親這平凡的一生實在不平凡,試問今時今日有那一個女子肯如此默默的為自己所愛的人心甘情願的付出;至死不悔。
龔澎走在喬冠華之前,三年後她丈夫續弦,喬松都也與父親失去了聯絡,她心愛的一架伴着她走過成長歲月的鋼琴也不知所終,雖然語焉不解,有不少難言之隱,其中的故事不足為外人道,讀過龔澎回憶錄的讀者對於這位有情有義的女子,在那樣困難的年代丈夫之所以能東山再起,和她一肩挑、什麼也自己攬上身的俠氣大有關聯,父親再娶,喬松都的心情可想而知。對母親的懷念更深,對父親卻感情日遠,當然不是沒有原因的。
喬松都是一名軍醫,現在在國務院屬下的單位工作,龔澎離開得早,否則以她的外形與資歷她母親很可能培養她為接班人;或在外交與新聞工作上能取得成就,她的哥哥喬宗淮如今是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但當年父親再婚他搬家,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與後母不合,受了一肚子冤氣,搞得兄妹兩人還要公開澄清,一對恩愛夫妻兩名子女一個幸福家庭也敵不過新的闖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