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 局】
滬港通開車,「建倉期」中港兩地投資者,分別以港幣兌人民幣北上購A股,或以人幣兌港幣南下掃港股,理念上將帶動更多雙向資金流通。但鑑於A股與港股交收安排不同,加上對「即日鮮」(即日收到A股即日沽貨)需求,故通車後本地人幣市場,有可能形成新的即日(T+0)流動資金「時鐘式」緊張狀;金管局順應滬港通啟航,便部署「置安心」措施打通市場經脈。
A股貨銀兩訖是T+1(翌日交收)完成,港股則沿用T+2(兩日後交收)制度。北上買A股的港客,背後代為支付劃撥的銀行與券商,資金過數至港交所再撥至上交所,必須嚴格參照兩個交易時刻完成,用內地術語是資金「剛性」實時到位。
兩個關卡,包括港交所中央結算系統(CCASS)的股票(非新股上市)支付過數時間,須為翌日早上9時半;另外便是即時支付交易系統(RTGS)每日下午5時關門。為配合CCASS翌日早上9時半完成交收,客戶買A股的人幣資金,必須在即日(T+0)RTGS收爐前,便從該客戶的往來銀行賬戶,轉至代客落盤券商(背後銀行)的賬戶內。但出款銀行的其他客戶所回籠的人幣資金,並不如股票錢般要實時到位,故該行便可能出現一或數小時的即日人幣資金短缺,此時金管局即日回購安排便派上用場。
免銀行過多閒資過夜
另要享受A股「即日鮮」沽貨客戶,上交所規定預繳資金安排(prepayment)必須T+0過數,若是T+1才過數,收貨後便要翌日才能沽。
金管局原本提供的人幣流動資金安排,最短為即日交收的隔夜資金(今日借翌日還)理論上可覆蓋「幾小時」即日錢短缺需要,但如此一來,銀行便會「坐住」過多閒資過夜,間間銀行如是,對提升人幣流動性不利。
記者:劉美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