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命時代】
【本報訊】民主政制改革幻滅,京官霸王硬上弓,向來溫和的學者再難壓抑失望與不滿,繼2005年之後再一次發起聯署爭取真普選。520名來自本港約20家大專院校的學者及教職員,聯署批評人大常委會對香港普選的決定,是容許不民主的提委會操控誰能成為候選人,背棄了「民主治港」的承諾,「對話之路已盡、民主之心不死」,他們成立民主發展關注組,爭取民主普選,「假嘅唔能夠當係真,真嘅先係值得追尋」。
記者:馬志剛
共520名來自各大專院校的學者和教職員簽署《對話之路雖盡,民主之心不死──致全港市民書》,指人大常委規定提名門檻為過半數提名,將候選人數目限定三人之內,是嚴重限制不同政見人士參選特首的機會,徹底扼殺了繼續討論各種方案的可能性,「(北京)巧言令色地強迫港人接受指鹿為馬的假普選框架,我們對此感到極到失望憤慨」。
成立民主發展關注組
聯署聲明又指透過對話爭取2017實現真普選之路,恐怕已走到盡頭,但深信只要團結起來承擔起時代責任,「真正的民主普選,終會在香港這片土地實現」。參與聯署的學者來自不同學系,除了政治、社工與傳理系等學系,更有視覺藝術、生物科技、建築、體育、醫學、商業、機械工程、心理學以至戲劇、宗教研究等,包括港大法律學者張達明、社工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羅致光;中大學者蔡子強、周保松、馬嶽;城大講師張楚勇;理大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等。
聯署學者將組織教師支援不日罷課的學生,暫時有67名學者響應,願意在「罷課不罷學」時出席集會講課,細說香港民主路,目標是招募到200名講者。他們又成立民主發展關注組,監察香港未來民主制度發展,冀透過不同領域的學者推動民主化的研究和普及,爭取真正民主選舉。
2005年,本港政改爭取07、08雙普選,一班學者及專業人士亦曾發起聯署,佔中發起人、中大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是當時發起人之一,指若政府願取消區議會所有委任議席,以及時任特首曾蔭權在07年前解決普選時間表問題,60位議員應支持方案。陳當時表明若政府堅持分階段取消委任區議員,他一定反對。可惜立法會直到去年5月,才通過2016年區會選舉廢除委任制,一等便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