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諮會今審議 倘獲批仍要闖融資關三跑工程 政府或須補貼數百億

環諮會今審議 倘獲批仍要闖融資關
三跑工程 政府或須補貼數百億

【本報訊】工程造價可能達2,000億元的機場第三條跑道,其項目環評報告今日交環諮會大會審議,即使能獲環諮會及環保署首肯通過批出工程許可證,三跑仍要闖過融資一關。經濟學家分析,即使機管局發債、不向政府派息、借貸及徵收機場稅,可能仍有數百億元的資金缺口,最終要靠政府直接注資。
記者:梁德倫

機管局在2011年提出興建第三條跑道,當時曾估計造價可能達1,362億元,但今年初運房局的內部文件估計,因通脹及建築成本持續上升,三跑造價可能飆至1,500億至1,800億元左右,更有可能高達2,000億元,勢破香港歷來最貴基建紀錄。

機場擬增建第三條跑道,料成為香港歷來最貴基建。

擬不派息及發債

成本可能高達2,000億元的第三條跑道,即使獲環諮會及環保署開綠燈批出工程許可證,仍要闖過融資這關,同時也可能是工程能否上馬的最大關卡。綜合早前運房局及機管局向外透露的消息,機管局有數個集資方案,如未來不再向唯一股東政府派息,因由2003年開始機管局均會向政府派息,今年度就派息53億元,至今已向政府派息356億元,距離當年政府注資額只差9億元。若以2015年開始動工計算,至2023年啟用新跑道期間八年,可節省400多億元作支付成本。
此外,機管局也會參考外國擴建機場經驗,以「用者自付」方式籌募資金,早前有消息指可能會向離境旅客收取約100元,並調升航空公司飛機升降和停泊費約兩成,在工程建造的八年期間至少可籌集310億元。
不過,即使採用上述兩個方案,機管局仍要面對逾千億元資金缺口。經濟學家關焯照估計,要填補資金不外乎由政府注資或發債。他指出,現時仍處於低息環境,雖然預計利率會在幾季後開始上升,但由於機管局屬高評級的公共機構,發債券對不少投資者具吸引力,相信日後即使加息「仍然係一項低成本吸錢方法」。

能否過關成疑問

不過,即使發債,規模也只會達至數百億元,故政府極有可能要注資數百億元啟動該項目,即意味要經立法會討論,惟由於三跑項目只推出以來爭議不絕,弱勢政府的注資議案最終能否順利通過將是一大疑問。
機管局只稱完成環評程序後,會有更詳細計算,適當時間會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