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之姿態 - 鄧達智

死之姿態 - 鄧達智

《 黃金時代 》187分鐘,不嫌長,基本沒有冷場!
期待已久,始自 《 桃姐 》威尼斯得獎後,許鞍華馬上獲投資方邀請飛往北京商談。
同一班飛機,笑問:不會是天水圍或梅姐李姐……吧?
許一貫淡定,輕輕搖頭笑笑,記不起她可曾回答。
兩週後,跟許再次同一機艙,她說到京後轉機東北。那麼快?已經開始睇景,已然入冬,想她搶拍冰天雪地。
這次,她答覆了我:拍蕭紅。
果然冰天雪地,電影幾乎一半是冬天,配襯蕭紅故鄉,東北呼蘭河長冬的蕭瑟。就是去到片末,場景轉,從重慶到南方之南1940年1月冬天的香港。再轉時為1941年聖誕節,日軍佔領香港。隨後的1942年1月22日蕭紅病逝聖士提反中學臨時醫護中心,也亦隆冬。
好一套與冷一氣呵成的電影!
從畫面論;自己印象,《黃金時代 》是許鞍華所有作品中至為講究、完整的一套。
王家衛《 一代宗師 》的畫面精美程度已達張張大師攝影或畫作,高度華美,脫離人間氣。
《 黃金時代 》精緻有餘,人氣十足;我們看着蕭紅的生活並生命流逝,那可不是一套電腦合成的動畫,而是有血有肉,喜怒哀樂貼着你的眼簾移動,演繹她32年短短一生並周邊進出的人事物發生。
幾串畫面特別深刻,頗值再讀、回味,尤以蕭紅斷氣至為絲絲入扣。
鏡頭根本沒有對着湯唯的臉;直視她的半邊肩膀與部份脖子……
啊!我曾經手牽躺在病床上三姐的手,望着她非常不願意就此離去的眼神,兩腿一伸,身體一分一分鬆軟……那動作;已然大限,肉體塵歸塵、土歸土,一切塵埃落定,優雅地永永遠遠靜止。你必需安靜、沈默地觀察過死亡,才可以印象深刻地理解「死之姿態 」。
當鏡頭以極近距離,引導觀眾細視湯唯穿上粗布長衫本來也算硬硬地挺着半邊瘦削肩膀,心下發出訊息;是時候了,蕭紅歸西啦!隨後猶似聽到輕輕呼出最後一口氣,肩膀告別塵世鬆軟下來。
如果這無面肩膀的主人確為湯唯,那她的肢體語言未免演繹得超級傳神!
蕭紅走了,在她生命最後48天陪她一步一步,走近死亡,是她底弟弟的同學駱賓基。
端木蕻良遠了,蕭軍更遠;就他一人在她淒涼的最後時間伴她說話,後來寫下她的首本傳記。
放下五仙,買一塊糖果,沒理會小販背後囉嗦:兩毫子㗎,塊糖……
駱賓基將糖果塞進口腔,邊走邊咀嚼,那眼淚汪汪盡情在眼鏡後溜轉流瀉,作伴香港有記錄以來其中一個最冷的冬天。(明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