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結婚與買樓非掛鈎

理財第一波:結婚與買樓非掛鈎

近月細價樓破頂,朋友間說市區的600萬樓是入門級,新界的也要300萬至400萬元,不是初出來做事的人可以購買到的。如果男方或女方在30歲左右結婚,畢業後只有不足10年的時間儲蓄首期約120至150萬元,各自分擔60至70萬元,要每月儲5,000至6,000元,而且要持續的儲蓄,才有第一個物業。
有人把結婚與買樓掛鈎,而且想着一是不買,一買便是市區的中心位置、知名發展商的新樓,可惜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事與願違,因為費用不菲,這樣便把自己逼向死胡同,不買便沒有安居之所,買的話暫時又沒有能力。
結婚要找安居之所,可以暫時考慮租住單位,當然付出了租金以後便花掉了,不會擁有該單位,這會影響儲蓄首期的能力,現時的問題是首期,不是每月供款,首期的數目龐大,令很多人的置業夢無望。
我有聰明的學生看到這點,當然這學生是幸運且能幹的,可以在畢業後進入大企業工作,薪酬比別人高,而學生亦知道租金是支出,不是投資性的供款,因此在有結婚打算的時候,便與另一半商討一同置業,可以有個居所,亦可以有一項投資。
收入一般的也不要望門興嘆,在儲蓄的同時,可能要犧牲一點生活質素,如租住劏房,或是住在父母家中的房間,甚至是分開來生活,有空時才出外旅遊,也可以向合適的人士借貸以作首期。
這是悲劇,政府有很大責任,因為入門級的住宅無論是租金或是價值皆偏離了很多人的負擔能力。

李兆波
香港中文大學會計學院高級講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