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電影世界裏,人物傳記片極受歡迎,也是導演奪獎利器;華語電影的傳記片同樣奪獎無數。但在近年華語影壇,部份傳記片捲入名人後代的糾紛。
撰文:馮國康
惹爭議:
霍元甲
李連杰主演的《霍元甲》(06年)大收旺場,卻被霍元甲曾孫霍自正指摘該片內容失實,最後更將製片方和李連杰一同告上法庭。
孔子
周潤發在《孔子》(10年)中演出孔子,形神俱似,但有自稱是孔子後人,不滿孔子與南子(周迅飾)關係曖昧,加上大量戰爭場面有損聖人形象。
秋瑾
反清女俠秋瑾的事迹屢被搬上銀幕,黃奕的《競雄女俠:秋瑾》(11年)卻掀起風波,有秋瑾後人不滿秋瑾被塑造成江湖中人,而秋瑾外孫女王焱華甚至去信溫家寶,要求停播該片。
掀熱潮:
葉問
在眾多人物傳記電影之中,近年被改編得最多的必定是葉問。自甄子丹的《葉問》系列大收旺場,不同版本葉問先後登場,可謂絕無僅有。
吳錫豪
麥當雄和蕭若元製作的《跛豪》(91年)算是成功的傳記片,亦開創了傳記電影熱潮。該片更加奪得當年香港金像獎的最佳電影及最住編劇。
南海十三郎
杜國威撰寫的舞台劇《南海十三郎》大受歡迎,後改編成同名電影(97年),電影細訴傳奇粵劇編劇家的一生。謝君豪將南海十三郎演得出神,亦為他贏得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