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命時代】
【本報訊】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昨在祈禱聚會,勸勉基督徒應謹守真理,「是就是,非就非」,不接受政治方案袋住先。《公教報》引述教區主教湯漢樞機對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的安排感擔憂。而包括陳日君在內的關注政制三人組指,民主標準就是「全民參與」,「一人一票」不等同民主,還要看全民是否有機會作實質及自由的參與。
記者:張婷婷 袁樂婷
陳日君樞機昨晚出席基督徒守望香港祈禱聚會時,勸勉基督徒應「是就是,非就非」,不接受袋住先,表示社會充斥虛假、自私文化侵蝕傳統價值,自由已非理所當然,「因佢(中共)要我哋做奴隸」。他呼籲,基督徒齊心守護福地、守護以血汗灌溉的家園,也守護可愛的市民免成醜陋的人。
斥當權者弄虛作假
會上其他參與者領禱時表達對近期有權勢者弄虛作假、指鹿為馬的歪風,非常痛心。對於有人為追逐利益或明哲保身,應聲附和,認為需要中止,以免禮崩樂壞。亦有參與者表示對人大落閘,普選無望感到難過;看到政權以威逼利誘獲取政治效忠,又用各種方法消滅異己聲音,感到憤怒和傷心。
另外,今期《公教報》訪問湯漢,提到人大就香港普選定下框架,引起社會強烈迴響,亦有不少人感到擔憂,湯漢表示,他本人對此亦有同感,強調本地教會在這時候更應着力祈禱,增強對天主的依靠。
另外由陳日君樞機、夏其龍神父及陳滿鴻神父組成的「關注政制三人組」在該報撰文分析人大的普選框架。昨日刊登的上半部指出,天主教會的民主標準可歸納為「全民參與」四字。文章指,「一人一票」僅是落實「全民參與」的一種方式,本身不等同民主,最重要是看全民是否有機會作實質及自由的參與。該組認為,人大的決定並不是「全民參與」,把「一人一票」的形式宣傳為政制民主化的落實,並不正確。
該組認為,提委會按照選委會產生辦法組成一項最為關鍵。過去四屆選委皆由四大界別產生,當中有不少界別選委是由公司票、企業票或團體票投選出產生,未能反映民意。故此人大決定以這種方式組成提委會,並定出過半數的提名門檻,正是為內定特首人選。
篩選差過原地踏步
將於下期刊登的文章下半部提到,相對於人大框架下的提委會,現行的選委會還有一點民主假象,只要八分一選委提名,便可成為特首候選人;最後關頭選委們才體現「集體意志」,排除異己。但提委會則在提名階段已體現「集體意志」,杜絕了沒有中央祝福的人的參選機會,在這種條件下的普選投票根本上沒有意義。
該組拒絕「袋住先」,認為欽點的普選形式,在民主成份上更遜於原地踏步。「巿民反抗被愚弄及保障尊嚴的唯一方法是把它否決」。